阅读历史 |

第280节(1 / 3)

加入书签

他们刚停车小保国来和他们报信:“唐伯伯,徐伯母,另一只母猪在生小猪。”

徐兰和唐启阳说:“我过去看看,你去放鱼。”

唐启阳应:“好。”

徐兰赶到猪圈,吴婶几个都在,见徐兰来在最外面的赵叔笑和她说:“母猪生完了,生五只,都活着。”

徐兰微笑说:“那挺好的。”

徐兰走近看,吴婶和王婶已经把现场收拾干净,粉嫩的五只小猪仔窝在一起,她悄摸用异能查看每只小猪仔,五只生命力都正常。

她和吴婶王婶说一会话后离开,赵叔几个也跟她走。

徐兰回到大厨房前,唐启阳和她招呼一声带小六离开农场,一个去上学,一个去上工。

徐兰和赵叔几个把土豆种切芽块,拿去种下,当天没有种完,她把土豆种交给赵叔他们种。

随后徐兰继续进山捞鳜鱼放溪里,唐启阳继续上工和大家整理水田。

在这忙活期间,唐启明和唐启凡两家来人把去年五六月份徐兰扦插在后院的葡萄苗挖去坡地种。

他们两家种的不多,各试种半亩多地,收获时运输是个很大的问题。

清明节前三天,集体的水田全部整理完,休息半天,第二天开始插秧,这时能下地干活的都要去。

天气阴,微冷,徐兰和唐启阳干一天活没觉得怎么样,其他人也还好。

夫妻俩回到家见小五和小六在厨房炒菜,两人看一眼去洗手进餐厅等吃饭。

晓雯炒简单的四个菜,加上昨晚唐启阳卤的肉和鸡蛋,饭菜还不错。

徐兰尝过晓雯炒的菜后说:“小五炒菜有进步。”

晓雯知道自己炒的菜很一般,听妈妈的话很不好意思,后悔以前懒不好好学做饭,现在做不出好吃的菜给爸妈吃。

小六吃四个炒菜后说:“妈,我觉得我炒的菜和五姐炒的差不多。”

徐兰一本正经地说:“你遗传你爸的做菜天赋,你五姐没有遗传到多少。”

小六高兴问:“真的吗?”

徐兰点头:“我觉得是,你炒菜放盐拿捏挺准的。”

小六咧嘴笑。

唐启阳见徐兰一本正经哄儿子,嘴角微微上扬。

第二天飘起丝丝细雨,梯田上下全是弯腰插秧的人们,在四天多湿漉漉的春雨中,插秧完成,学生回学校上课。

各家各户开始忙活自家的地,徐兰家也一样,一大早夫妻俩去农场拔秧插秧,吴婶他们忙完也来干活。

他们年纪比较大,弯腰时间长不行,便坐在秧马上拔秧,徐兰和唐启阳来回运秧苗和插秧。

他们一天差不多能插一亩半水田,两天时间插完秧。

这时桃花开得正旺,徐兰和唐启阳没有欣赏桃花美景的心思,匆匆拍些照片后去坡地种花生,种五亩,没有发酵肥放。

挖走果树空出的地方他们空着,任地长满野葱和各种野菜。

夫妻俩种完花生把去年围的竹篱笆拆掉,将拆下来的竹条堆在一起放火烧,篱笆里种的荆棘用铁锹铲断,晒干后同样烧掉。

他们早几年计划不够好,多做一些无用功。

忙完坡地的活,夫妻俩又转到农场,和农场员工在池塘之间的地里点下黄豆,又忙了几天,在谷雨前一天种完黄豆。

春耕还不算全部完成,等过阵子红薯长长还要种红薯,这个吴婶几个可以做好。

这个春天徐兰夫妻俩忙得差点转晕,身体倒不是特别累,心累。

种完黄豆他们好好休息一天,夫妻俩在二楼躺椅里懒懒地躺一天,午饭和晚饭也懒得做,下面条拌肉酱凑合着吃。

小六知道爸妈辛苦,没有炒菜吃也没意见。

徐兰和唐启阳放纵自己懒散一天,第二早上恢复正常,一大早薅榆钱做榆钱饼,春天马上过去,这个春天他们都没有好好享受春天的味道。

吃过早饭,小六去上学,徐兰和唐启阳收拾十斤大米和二十斤玉米放进面包车,提竹筐去坡地挖半筐野葱。

回来去农场前山山顶竹林,竹林去年长一年扩大不少,下春雨时竹笋不断冒出来长大,现在还继续冒出竹笋。

两人砍一筐竹笋抬下来,分半筐给吴婶他们,半筐放进车厢。

唐启阳开车进城,给福利院送去十斤大米,二十斤玉米,半筐竹笋和半筐野葱,然后给小五送去一些榆钱饼,拿胶卷去照相馆洗相片,再去服装店对一下账。

服装淡季生意很差,唐启阳在服装店二十多分钟就离开去农贸市场买点两块豆腐回家。

午饭时小六问爸爸:“爸爸,从现在起是不是不忙了?”

唐启阳回他:“还有点事。”

徐兰问小六:“你有事?”

小六说:“下午放学后我去农场放牛。”

唐启阳:“是去和小牛玩吧,去就去吧。”

大小黄牛已经适应新家,熟悉他们,不会随便攻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