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节(1 / 3)

加入书签

旁边听到的人也心动, 就听唐启阳又和唐启凡说:“嗯, 但我建议你不要种太多, 我们这边春夏雨水多,种出的红枣品质远不如北方出产。”

唐启凡佩服:“你懂得真多。”

唐启阳和他说:“你常看报纸,常看农业的书自然就懂了。”

唐启凡苦笑:“我认字不全,看报纸不知道什么信息有用,翻书看脑子就变成浆糊。”

唐启凡这话说到很多人心坎,这正是他们的写照。

从惊蛰到植树节后一天,徐兰和唐启阳带着三十六人把果树全部移栽。

他们时间算得比较准,移栽完果树开始种玉米。

徐兰去上集体的工,唐启阳和农场员工一起种自家农场里的玉米,三亩弄成水田,余下的九亩全种玉米。

唐启阳和吴婶几个种两天玉米,第三天隔壁镇牲口市开市,他大清早带钱进城坐班车去牲口市,挑一个多时买下一头带小牛的母黄牛,沿公路牵牛回来。

小牛小走路慢,唐启阳牵着母黄牛一路停停走走,中午停下让牛吃草,他身上带着包子,用带的水冲冲手,悄摸用异能热包子后吃。

唐启阳上午十点出头从隔壁镇返回,下午五点多才到农场。

小六在大厨房前见老爸牵大黄牛进门,向他跑去喊爸,眼睛盯上大黄牛旁边的小小黄牛:“小牛可爱。”

他说着手摸向小黄牛,大黄牛见自己的崽子被人摸,牛头转向小六,牛鼻子喷气。

唐启阳拉紧牛绳说:“不会伤你小崽子。”

大黄牛鼻子继续喷气,徐兰在大厨房门口喊:“快吃饭了。”

“一会就来”,唐启阳应声牵着大黄牛走,小牛崽子跟上,小六走边上边动手摸一摸小牛崽。

唐启阳说他:“儿子你再小牛崽,它妈要找你干仗。”

小六停下手说:“爸,我和小牛崽交朋友。”

唐启阳:“你和它们刚见面,不熟。”

小六看可爱的小牛崽说:“好吧。”

唐启阳牵着大黄牛进前山,大黄牛闻到好闻的味道,低头想吃冒出新芽的苜蓿。

唐启阳拉紧牛绳:“到地方再吃。”

小牛崽没有牵绳,低下头吃几口苜蓿,见亲妈被牵走远,跑跟上去,靠近亲妈又吃几口,拉开距离又跑跟上,小六跟着小牛崽跑,小牛崽看小六眼里疑惑,像是说你跟我做什么。

小六冲小牛崽哈哈笑。

唐启阳把大黄牛牵到牛圈不远处,用随身带的绳子接上牛绳,将绳子系在立起来的一根木桩里。

大黄牛停下后马上吃起地上的新老苜蓿。

吴婶那边,几个人喂完快生猪仔的两只母猪,听保国报信说唐启阳买来一大一小黄牛。

赵鹏和张二柱忙过来看,唐启阳系完绳子和他们说:“大黄牛晚上就系在这里过夜,不用牵进牛圈。”

这时晚上不算很冷,也安全,赵鹏和张二柱一起应:“好。”

唐启阳和儿子在引水沟里洗手,到大厨房进去问装盘菜的徐兰:“怎么到这边做饭了?”

徐兰说:“怕你回来饿坏了还要走回家,就提前下工带肉菜来这边做,你回来就能吃。”

唐启阳靠近她笑说:“心疼我呀。”

徐兰:“这还用说,你拨一下旁边锅里的面条。”

唐启阳柔声应:“好。”

小六在一旁拿碗筷洗一洗,听爸妈黏糊地话撇嘴,还没吃饭感觉快饱。

晚一些三人坐下吃饭,徐兰做香辣五花肉焖笋干,回锅肉,排骨炖土豆,一大盘充满早春味道的野葱炒鸡蛋,一盘炒苜蓿嫩芽。

主食是唐启阳喜欢吃的手擀面,加点香辣肉焖笋干的酱汁,拌着热腾腾的菜,呼啦啦吃一半,走路快一天的疲劳尽消。

小六从小吃面食比较多,和爸妈口味差不多,吃得美滋滋。

第二天唐启阳就开始用牛犁水田。

去年决定种水稻买耕牛后,唐启阳就买回耕田的几样工具,曲辕犁,铁制直立耙犁,木制的翻滚式犁。

现在耕地的机器有,但都是大型机械,不合适这种山地用,而且想买也买不到,他们只能用比较原始的方法犁田。

水田放水浸泡时翻过,所以唐启阳用直立铁耙犁犁田。

三亩水田分四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稍稍有点儿落差,里面撒下发酵肥。

唐启阳和大黄牛在犁一块七八分的田,大黄牛刚来不太适应,唐启阳耐心和它磨合,小牛崽子牵上绳,绑在水田不远处。田犁过一遍用了两个多小时。

唐启阳把大黄牛牵到前山,换地方绑木桩上后回家做饭,午后犁另外一块田。

过三天,唐启阳用直立耙犁把三亩水田犁过两遍。

这天晚上,徐兰称出十二斤用温水泡水稻种子,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捞起,用白棉布包起平放在竹筐里催芽。

这时队里的玉米已经种完,集体的水稻种子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