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0节(1 / 2)

加入书签

走她们前面的纪凤英说:“据说知青们为抄题吵几次架了。”

“我也听说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1-22 19:08:25~2023-01-23 18:53: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泉心 20瓶;木头人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惊闻

◎次日,唐启阳继续去大队部搬搬抬抬,徐兰没有去上工,把后院的秋玉◎

次日清早, 乔怡起床后和徐兰搭手做家务,家务事不多,花不了多少时间, 徐兰就没有拒绝她的帮忙。

早饭后,唐启阳继续去大队部搬搬抬抬, 徐兰没有去上工, 拿出新棉花和洗过的布料做一米八宽的大被子。

她做被子做熟练了, 一个上午就把大被子做出来。

午饭后做大被套, 三点多做好被套清洗晾上。

然后拿锄头去后院挖红薯。

家里的玉米比队里的种得早, 收稻谷时孩子们已经收并脱粒晾晒好,她和唐启阳花半夜把玉米杆切碎堆进地窖封存。

中秋节时唐启阳挖起一筐,有时孩子们也挖来烤, 地里剩的不多,徐兰没花多少时间就把红薯全部挖起,捡进竹筐挑到柴房置放。

翻过一天, 徐兰进山收包介菜和青萝卜、一半白萝卜, 晚上悄悄在柴房放出来。

乔怡一门心思钻在复习功课上面, 对徐兰和自己说这些东西在山里种的,昨晚他们进山收回来毫不怀疑, 还和徐兰说:“徐大姐, 你们大晚上进山小心些。”

徐兰和她说:“我们习惯了,没事。”

乔怡佩服说:“你和唐大哥真能吃苦。”

徐兰微笑, 两人的时间都紧, 说几句话后乔怡上楼复习, 徐兰洗包介菜和萝卜樱子晾晒, 青白萝卜都切粗条用盐杀过后晾晒。

徐兰忙活三天, 把后院的地都翻了, 搭上棚子,种下耐寒的几样青菜,蒜苗已经种下出苗了。

包介菜和萝卜条晒干后腌制在坛子里,这些活每年秋天都做一回。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晒满东西。

队里的男人在唐启明组织下,每天背着竹筐进山采山茶果。

山茶果采完,紧接着收秋玉米,时间还挺紧,和去年一样,唐启阳被分配去切玉米杆,徐兰和晓风掰玉米,晓语和三个妹妹做后勤。

离高考那么近,还上工收玉米,徐兰觉得参加高考的知青们就要快崩溃。

唐启明注意到知青们的情绪,玉米掰完马上给他们放假,放假的时候当然没有工分。

徐兰他们做收尾工作,将砍去半截玉米杆挖起来,脱粒玉米晾晒,挖队里的红薯和土豆。

红薯和土豆挖起来时高兴,挑回来时苦着脸,幸好不下雨,路不难走。

队里的红薯和土豆收完,徐兰马上进山挖红薯和土豆,大一半堆放在窑洞里,小半收进空间,半夜放进菜窖摊开先晾着。

这一忙就忙到十一月二十日,离乔怡他们高考还有十二天,天气已经相当冷,这天起乔怡不再去上工,投入最后的冲刺。

这天是周日,上午队里分完红薯和土豆,下午徐兰和唐启阳就带着晓风晓语上山。

几人在外围靠里分开,唐启阳进山熏兔子明早去卖,徐兰带晓风晓语在这里捆柴背回去。

徐兰要捆两大捆柴,她背回去一捆,一捆留着唐启阳出来直接背回去,晓风和晓语捆自己背回去的。

徐兰捆柴时注意两个孩子,见她们收集柴够了还继续,和她们说:“老大老二,够了。”

晓风说:“妈,我还能多背点。”

徐兰:“这里远,少背点,你们想和二队那个姑娘一样头立不直?”

二队有个二十岁多岁的姑娘,是家里的老大,可能长年重活太多,头弯着立不直,现在还没有结婚。

不要!晓风和晓语猛摇头,不再坚持多背柴。

母女三人背着柴回到家门口斜坡下,就见晓婕和晓岱、晓雯从另一边回来,三人看到妈妈和大姐二姐忙跑来。

晓雯老远喊:“妈,大姐二姐。”

晓岱跑最快,跑到她们跟前说:“妈,大姐二姐,有好多个公安来把卢达才抓走了!”

吓!被公安抓走?晓风和晓语瞪大眼睛。

徐兰心念一动,卢达才这两年安安静静,也没有再去蹲点那个寡妇,这次他犯什么事?

晓风问她:“知道是什么事被抓吗?”

后一步的晓婕说:“听说是倒卖种子。”

徐兰见三个孩子脸上有些害怕,和她们说:“干坏事才被抓,不用怕,先回家。”

晓婕三个听说公安来抓人心里打鼓,有些害怕,见到妈妈心里安定,听妈妈说的话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