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3)

加入书签

傍晚下工时气温下降,有些阴凉,女人们纷纷穿上带的衣服再回家。

徐兰不怕冷没有带衣服来,她和唐启阳汇合后向上走,低声和他:“夏收收工时人都累脱了,现在还好。”

唐启阳说:“夏收夏种是一年最累的时候,平时挺轻松。”

“是啊。”

纪凤英套上一件衣服,在一旁等着徐兰和唐启阳上来跟他们一起走。

双方打招呼后她问徐兰:“小兰,我听人说你们自己做豆腐,以后还做吗?”

徐兰和她说:“收完稻谷就做,嫂子想要我们多做一点。”

纪凤英高兴说:“好,黄豆还没分,等分了我拿给你。”

徐兰并没有说不要,和她说:“嫂子,用玉米换也可以。”

玉米换更好啊,纪凤英笑说:“行。”

徐兰问她:“嫂子,小悦在县城读初中怎么样?”,晓风她们将来也要去县城读初中,先了解了解。

纪凤英说:“小悦回来和我们说她的同班同学认真读书的没几个,乡下的同学加上她就五个人。”

现在教育真不行,乡下的孩子上初中的非常少。

徐兰和纪凤英说:“嫂子和小悦说不要管别人怎么样,她自己认真读书就行。”

小队长一家难得的开明,愿意供小悦继续上学。

纪凤英笑说:“我们也是和她这么说。”

“……”。

徐兰夫妻俩回到家天色已经全暗下来,两人洗手进餐厅坐下来就能吃饭。

晓风和晓语一起做了肉酱炖土豆,酸辣土豆丝,炒红薯叶,两个孩子厨艺见长,卖相和味道都不错。

担忧

饭刚吃到一半, 小队长家的老二唐兴方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在餐厅门口叫唐启阳:“启阳叔,有五个孩子下午和人说去柿子岭摘野柿子还没回来,我爸叫你去帮忙进山找他们。”

柿子岭有小一片野生柿子树所以叫柿子岭, 成人脚程要差不多一个小时,小孩走要更久, 那边有野猪出没。

唐启阳听了马上放下筷子站起来和徐兰说:“我去一趟。”

“嗯”, 徐兰应声也站起来, 唐启阳进厨房拿菜刀和棍子还有火柴, 她跟着进去把驱蛇虫的药包塞进他的口袋里说:“小心些。”

唐启阳说:“我知道”, 他出门在门口把布鞋脱下换上解放鞋,顺便问唐兴方:“上山的人在哪集合。”

唐兴方还在粗喘着气说:“就在下面出村口。”

“行”,唐启阳穿上解放鞋就出院子下去。

徐兰倒碗温水给兴方:“你不去叫别人了吧, 喝点水,匀一下气。”

唐兴方接过碗说:“谢三婶,启阳叔是我负责叫的最后一个。”

徐兰等他咕咚喝完水问他:“兴方, 是哪五个孩子去柿岭摘野柿?”

唐兴方回答说:“是柱子, 刚子, 石头,毛蛋, 兴梁”, 接着他担忧说:“这五人胆子也太大了,三婶, 我回家了。”

“嗯”, 徐兰应声目送他离开后转回饭桌坐下, 和脸上担忧的五个孩子说:“你们爸不会有事, 继续吃饭。”

晓风担忧说:“妈, 山里蛇多, 又是天黑。”

徐兰安抚她们:“没事,小队长和两家有手电筒,吃饭!”

唐启阳下斜坡在进山路口和二十多个壮年男人汇合,有三个手电筒,但灯光不强,其他人和他差不多,一手拿斧头或柴刀菜刀,一手拿打草惊蛇的棍子。

人到齐后,唐启明带着队伍进山找孩子。

队伍里头不少人心里不乐意,白天辛苦上一天工,回家还没吃饱饭就要上山找人,可心里再不乐意也不能不去,要不然以后自家有什么事没人帮忙。

知道小孩去什么地方,一行人直奔柿子岭,他们边走边轮流喊人。

夜里黑加上担心踩到蛇,一行人走速度不快,喊人好久不见有回应声,众人心里担忧。

队里的人也在担忧,担忧孩子,担忧上山找人的男人,山里毒蛇多,黑呼呼的不小心被毒性很强的毒蛇咬一口,很危险,不少人越想越害怕,心里把五个孩子骂一顿。

徐兰和五个孩子吃完饭收拾好厨房,五个孩子洗脸洗脚怀着担忧回房,她洗澡后先把自己的衣服洗了晾上。

唐启阳一行人快到柿子岭时听到孩子哭腔回应声,心里松口气,找到人了。

徐兰在房间里翻看旧书,听到唐启阳的脚步声提探照灯迎出来,见人没事便问:“孩子没事吧?”

唐启阳和她说:“都没事,不过被吓得够呛,他们摘了柿子就要回来时一群野猪出来吃柿子,他们爬上边上的一块大石头等野猪群走,可等到天快黑野猪也没走,等天黑透了野猪群才离开柿子林,他们不敢回来了。”

徐兰问他:“我给你下碗汤面?”

唐启阳应:“好,我去洗个澡。”

徐兰和他说:“浴室里有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