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1 / 3)

加入书签

受精蛋放好,徐兰又抓两把棉花盖鸡蛋上,把篮子放角落里和唐启阳说:“你每天注意一下温度。”

唐启阳利索应:“好,黄家湾就有人养鸭,不过还没下蛋,还要一个多月才有,我让相熟的人帮忙留意换。”

徐兰:“就等着叭。”

两人收拾一下,拾几个鸡蛋出去做饭。

转过夜晚,第二天徐兰和唐启阳继续去拉石头,自从他们要建房子的消息传出,路上碰到问他们各种问题的人少了。

两人连续采石头拉石头三天,浴室的糯米沙浆干透。

浴室的门差不多开在中间,这天唐启阳在进门左边用石头砌起热水灶,砌的单层灶。

烟囱靠着墙直角砌起来,省石头省事,灶和烟囱砌好,唐启阳用黄泥把灶里面和起来,等两天后干了就能用,后面的壁炉等天冷再砌。

做完这个,徐兰和唐启阳下午就去拉石头,傍晚在后院一角搭个非常简陋的厕所。

隔天徐兰和唐启阳屏住气把原来的厕所拆掉,把里面的粪便铲到猪圈旁的发酵堆,堆在猪粪上。

唐启阳把厕所周围的地平整,把厕所扩大一圈,挖浅浅的地基,下午开建,徐兰给他打下手,一个下午砌起半米高。

第二天吃早饭后继续,当天下午就砌到两米高,然后砌起四个柱子,再一天架上竹架,铺上竹篾抹上泥。

建的厕所是旱厕,门开在中间,一边是两根木头架起来,后面用个竹筐装草木灰,上大号后草木灰盖上,一边是个小缸,上小号用的。

厕所墙高两米,上面到顶上四面透风,所以进去不会太臭。

这时浴室里的热水灶干透,唐启阳把专门烧热水的小水缸搬进去,把棚子下的灶拆掉修整地面,棚子下这下只剩吃饭的桌椅和井,变得宽敞起来,看着舒服多了。

随后两人用竹篾把柴房后面和前侧围绑起来,把猪圈旁边的柴火搬过去。

再整理整理院子,家里总算像个样子。

整理完院子,徐兰和唐启阳停下来相视笑,他们感觉花了很多时间,天天忙忙碌碌却没干出多少事,后面还有不少事,平整下坡的路,做泥砖,准备建房子的木头,拉房子地基的石头……

五个孩子高兴坏了,因为厕所建得好,上厕所很方便!

徐兰和唐启阳说:“想到建房子还要准备那么多东西,不太想建了。”

唐启阳和她说:“我们不能一直睡地上,房子要建的,不急,我们慢慢准备,我先和大队长申请砍树,把树砍回来沉到池塘边,明年才能用,之前我们想今天盖房子还是想得简单了。”

徐兰说不建只是说说,听唐启阳这么说回:“行吧。”

第二天唐启阳大清早提着两小袋糯米去县城。

徐兰吃过早饭,把一家人的棉衣都拆掉,布料泡进木盆清洗,发黄发硬的棉花晒席子上,晓岱和晓雯各拿根长木棍,离远一点拍打棉花。

徐兰揉搓布料,这些布料也很不好,不能再用来做衣服,只能用来做布鞋,秋天他们要准备很多布料。

想到这里徐兰心里有点愁。

唐启阳去县城十点多回来,只买到几斤品相不好的玉米,徐兰看过后拿出五根排骨放进篮子里提去厨房。

中午唐启阳把排骨全焖了,装一半留晚上吃。

下午唐启阳去找大队长,徐兰在后院和菜地转一圈,草莓快红了,西瓜有碗大小了。

红豆角和白豆角也开始结夹,黄瓜过两天就能吃,西红柿再长一长,晓风她们见西红柿长快有拳头大小很惊讶,徐兰淡定告诉她们唐启阳在县城买的种子,她们都信了。

唐启阳出去快一个小时回来和徐兰说:“大队长批准了,我们家能砍三棵。”

徐兰说:“三棵远远不够吧”,大梁就用一整棵,剩下的两棵怎么都不够用。

唐启阳无奈说:“政策只能砍三棵,不够的只能去东民镇的林场看看,看能不能弄回来一些。”

徐兰和他说:“不行就用竹子,十年八年换一回房顶。”

唐启阳:“这是最后的办法,建房子一般是在秋天收稻谷开建,还有一年多。”

徐兰问他:“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砍树?”

唐启阳和她说:“后天,我打算找启凡三兄弟帮忙。”

徐兰:“行,我准备饭菜,中午给你们送去。”

“嗯。”

傍晚吃过晚饭,唐启阳去找唐启凡三兄弟请他们后天帮忙砍树,三人爽快答应。

砍树在后天,第二天清早天刚亮徐兰就进山里。

过了独木桥,徐兰先去看鸡窝,野鸡果然在她割回来的草里做窝,现在草已经变黄,里面有七个鸡蛋,她都收了。

她在茂盛的苜蓿里找到野鸡,小野鸡长了一圈,长得挺快,她走一圈没有见到兔子,不过见到不少兔子的粪便,还有七个洞。

随后她来到桃树旁,桃花谢了结小小的果子,桃树不高,徐兰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