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章 吃饱撑的(3 / 4)

加入书签

,按自己的设想搭建社会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两人穿过一片灌木丛,看见许多已经谢了的映山红,冬子很熟悉,学名叫杜鹃花,在城市里,很多人养它。它大概是五一国庆劳动节时,容钢厂门前摆得最多的花了。那时,人们把各种颜色的杜鹃摆出各种造型与字样,而不知道,它长在山坡上,是这样散漫的样子。

高低与长幼不同的杜鹃花,散乱地长在山坡上,有的已经谢落的花蒂还依稀挂在上面,而杂草与树叶,伴随着它们,毫无顾忌地随风摇摆。只有城里人,才这么无聊,把它们摆成字的样子,摆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有点吃饱了撑的。

“陈总,按你说,大家讨论的穿越,没什么实际意义?”

“要说没有,是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大家明知道它不能实现,却这样认真地探讨它,为什么呢?因为它有娱乐功能,让自己把大历史放入解题一般的规则中,如果在玩一场游戏。既然是娱乐,就得认真。要不然,打牌为什么得带点彩?”

冬子笑了,不认真的游戏,不如不玩。他们投入这么大的冲动与精力,原来是个自我设定的游戏项目。如果发表了,给别人同乐。即使没发表,也算自娱自乐。

“娱乐,是我们的刚需。山间没有风,树也要自摇,谁叫我们是动物呢?”孙总的话,越来越让冬子听不太懂。而此时,山间确实无风,但远处的云雾,居然上下相连,好像还在整合,要是出太阳,可能会看见云蒸霞蔚的样子了。

“这座山好怪。”冬子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到:“石头好像是乱来的,也好像被人随意劈开,并且洞也比较多,山势比较突然。”

冬子根据自己对东山的了解,发现这座山,虽然山上植被丰富,花草众多,配得上“翠华”两个字,绿色的树与草,加上各种颜色的花。但还有一种感觉,就是“碎滑”。这座山的石头大小不一,但好像不连接,有一种碎石突然崩塌的感觉,好像是从山顶上滑下来的。而且坡度,突陡突缓,他与孙总往上走时,刚才还背手缓步,马上就得手脚并用。

“这是地震的产物,它是一个国家地质公园,也许是一万多年前,有一场大地震发生。所以,你看到的,是大地震怒的样子。”

大地震怒,这个比较游戏的形容词,从孙总严谨的词汇库里出来,可真不容易。

“头脑自由与身体的束缚,让我们有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二者协调起来的方式,就是娱乐游戏。一定规则的游戏或者一定程度的娱乐,既照顾了理智的可实现性,又照顾了情感的可超越性。所以,从理论上说,娱乐,在今天基本需求完全满足过后,成了人们的主要追求。”

孙总讲哲学,从不解释原因。或许,他意识到,这些话给小陈说多了,小陈反而理解起来有障碍。有些话,不如让他听一个感觉,才贴切些。

从冬子的角度,认为娱乐是刚需,只是从青山那歌厅认识出来的。在他因为燕子的原因,天然反感歌厅这种娱乐模式的本性,让他认为,所谓娱乐,不过是身体欲望的外衣,属于贬义的吃饱了找事干。

“我觉得,单纯的娱乐,并没什么意义。在我看来,你所说的,改变中国人食物结构的人,才是最有意义的。”

“此一时彼一时,比如,你们设计部,对瓷砖的设计,为什么档次赶不上意大利的?因为审美。那种艺术直觉,是什么?本质上也是一种娱乐。中国发展到今天,是要兼顾娱乐功能了。比如,今天,大家为了一个明星,如此疯狂地砸钱追捧,就是泛娱乐化的体现。以后,估计挣大钱的,就是满足公众娱乐需求的行业了。我们这些干实业的人,恐怕只剩下打基础的作用了。”

想不到孙总对自己的事业,还有悲观的一面,这是冬子想象不到的。

“有些东西,不会轻易改变的。孙总,就像那片坡上的红苕,几百年了,人们还有种它。哪怕今天,我们白米白面,人人都吃不完。”

“你倒提醒了我一个视角。我觉得,兼顾人的基本需求,并且具备娱乐功能的一个东西,有意思,有意思。”

冬子看到孙总莫名其妙地在笑,一边还有一块大石头上使劲跺脚,好像要把鞋子上的泥巴跺掉。

“这个东西,或许是永不落伍但又最传统的领域。不仅有需求的刚性,并且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那是什么?”冬子兴趣大增,赶紧追问。

“有一个领域,比如厨师,吃饭是人的刚需,而对美食的愉悦追求,是没有止境的。食不厌精、烩不厌细,比如今天中午,这些菜得值多少钱?”

冬子是半个厨师出身,在西安来也有半年时间了,对此的估计大约是有把握的。“除了酒水,大概也得有八千以上吧?”

“那它的原始材料,也就是食材的价格,包括水电油气调味品,得多少钱?”

“其实食材并不贵,在市场进货除了那个烤全羊贵些,其它的都不是很贵。主菜的进货价两千多就行了,其余开支都是小钱,我甚至把餐具折旧及房屋租金都给它加上,四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