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no355、挖藕(2 / 3)

加入书签

对于吃过最大的苦莫过于军训时的任嘉骏来说并不算好。不过他还是安慰自己,习惯了就好了。

只是他没想到,即使他习惯了踩着淤泥的感觉,干起活儿来又让他感到了艰难。

……

其实挖藕也和其他的农活儿差不多,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但一直弯着腰、腿脚泡在湿乎乎黏腻的淤泥里才是最累的。

任嘉骏没干过农活,虽然也有力气,身材也还很好,但运动健身练出来的,和被农活磨练出来的并不相同。

从一开始,任嘉骏的速度就落下了,没一会儿,他又感觉到了腰酸,他时不时就直起腰,用手没沾上湿泥的部分捶几下。

但他脸上的神色,却没有了之前的轻松。

……

一节节裹满了黑泥的莲藕被从泥里挖出来,等在岸边的秦嘉等人,则是把莲藕放到准备好的大盆里。

男人下湖挖藕,女人装藕,分工明确。

等装满的盆多了,秦嘉就打电话给了守在厨房的人,让他拧开了水龙头。

水通过长长的管道,从水管的口喷涌而出,被拿着水管的秦嘉对准了盆里的莲藕。

水流冲洗着裹着泥的莲藕。

莲藕身上的淤泥越来越少,露出了浅褐色的外皮,围观的人群中也爆了一声声的叫好。

这些莲藕是他们看着从泥里挖出来、用水冲洗干净的,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放心的莲藕了。

他们迫不及待要买些回家自己做来吃了。

……

泥塘里的大家纷纷上岸,上来后,他们都把身上带着泥的防水服脱了下来。

秦嘉招呼围上来的人群:“大家排好队!排三队!”

等着买藕的人纷纷按着秦嘉说的拍成了三队,秦嘉几人也迅速安排好了分工。

秦嘉和陈娇娇、小狐狸三个年轻的负责收钱找钱招呼人,秦母、曹母和鱼庄里一个中年女人负责称重——她们用的秤是农村最常见的那种一秤杆一个秤砣的那种,这种秤村子里的年轻人们都有很多都不会用的,更不用说是城市孩子陈娇娇和小狐狸了。

孙翔举着自拍杆换了个位置,把秦嘉等人卖藕的场景收进了直播间里。

大爷大妈们迅速排好了队,开始买藕。

“老板,咱们这藕怎么卖的啊?”这消息还没公布,大爷大妈们都很关心。

“还是一口价,两块钱一斤。你们也看到了,咱们挖藕又是买防水服,又是请人的,两块钱一斤不能再便宜了。”秦嘉说道。

大妈对这个价没格什么意见,毕竟莲藕的市场价就在两到三块钱一斤,甚至因为他们这里不产莲藕,两块钱一斤都很少见,好多鱼庄的价格完全可以说很便宜了。

更不用说,这莲藕还没怎么质量问题。

大妈当即说道:“给我来五斤的!”

秦嘉笑着应了一声:“好嘞!”

她们说着,曹母就拿起了秤。

大妈从几盆莲藕中挑选出来了几节递给曹母,曹母称完,报上重量:“四斤三两不到,你再拿个。”

大妈于是又挑了一节递给曹母。

曹母小心地拨动着挂着秤砣的绳子,等秤砣那一端和莲藕那一端差不多保持了平衡,曹母才看了看秤杆上的小星星说道:“五斤三两。”

秦嘉飞速的算了算,说道:“一共是十块六,拿十块五吧。”

大妈也在心里算了算。

一斤莲藕两块钱,五斤十块,一两两毛钱,三两六毛没错。

于是大妈笑着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十块的钞票和一张一块的递给了秦嘉,秦嘉找出来五毛钱,大妈就提着塑料袋笑呵呵地走了。

……

秦嘉这边忙着,陈娇娇和小狐狸那边也毫不逊色,曹念他们从上岸的地方走过来,见她们忙得过来,曹念就招呼人两个人一个盆,搬走了六七个盆,还留下的瞬间就少了将近一半儿。

“哎!”

他们动作那么大,不可能不被人看见,排队的人群里顿时嚷开了。

一个人问秦嘉:“老板娘,他们搬哪儿去啊要?”

秦嘉看了一眼,笑道:“当然是搬仓库里去啊!这些藕我们是不全卖了的,有一部分会放到餐厅,剩下的啊,我们辛苦了这么久,总得留着一点自己吃不是?”

那人点了点头,觉得秦嘉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从他身后探出一个头来,跟秦嘉讨价还价:“老板娘,你们留下了一部分,咱们能买的就少了一部分,你看咱们这么多人呢,老板娘你看看能不能自家少留一点儿啊?”

秦嘉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行哦,你们别看这些藕不少,但我们要分的人多着呢,一家也分不到多少。”

那人失望了,秦嘉又说道:“不过明年的藕就多啦!明年多重点儿藕莲。”

“好好好!那就等着明年了!”这人说着,他前头的那个大爷买好走了,他往前走了两步,对秦嘉说道:“我要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