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节(2 / 4)

加入书签

布,用来降温,真是恰到好处。这样才使得李成能够适应江南的炎热天气。

九月底的时候,钦宗再次赏赐了一些瓷器和绸缎以示慰问,却绝口不提李成回京的事。李成乐的离那是非之地越远越好。也就不提回京的事情,这一来倒是难得的清闲。只是表面的清闲之下,李成已经开始在着手更加严格地训练亲卫,准备打造一支真正的杀人利器出来。虽然他人在杭州,可是心里却很难平静地享受这种表面的平静。如果这次靖康之难,自己不去试图挽回的话,良心上恐怕一生都不会平安。

再三考虑之下,李成还是决定带领亲卫北上抗金,虽然说事情可能无法挽回,但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得到平静,这也是必须要做的。

距离那血雨腥风的灾难,几乎越来越近,李成每天看着宝儿和雅儿嬉戏打闹,心里温暖的同时却不知道怎么和素娥开口。毕竟,在这种局势急剧动荡的时候,再次扔下她们,自己心里也非常难受。

这天下午,太阳即将隐退,李成站在湖边呆呆地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心思却飞到宗泽军中,张明义来信告诉李成,宗泽在太原积极修筑防御工事,大规模招募乡勇,积极备战,李成听了心里竟然说不清楚究竟是开心还是难过。开心的是,宗泽这样的防御工事借助地理优势,必然会给金兵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难过的是,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宗泽可能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回信时特地叫人带去了几支上好人参转交宗泽,再三提醒宗泽留意身体。这种时候,如果宗泽去世,无疑会给整个抗金战争造成极大的损失。

正想着,忽然听到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回头望去时,却是师师。她只穿着一件夏日的翠色薄衫,外面披着一件豆青色金绣牡丹如意外袍,发髻上斜缀这一枝牡丹挂珠钗,旁边点缀着两粒蚕豆大小的珍珠,乌发配珍珠更加显得神采飞扬。

看到师师,李成不觉牵着她的纤纤玉手笑道:“想不到在湖边走了片刻,竟然已经正午,时间过的可是真快!”

师师含笑望着李成,柔声笑道:“师师看王爷在湖边久站,恐怕是有心事难言,何妨同师师说一说呢?即便无法解决,也总比闷在心里强些。”

安顿家事

李成望着远处的湖面,黯然摇头道:“这件事我还是稍后再说吧,能迟些说,便……”

师师忽然握紧李成的手,低声道:“若是王爷因为计较得失而犹豫,那倒不如尽力按照心中的想法去做,究竟是好是坏,自由天定,王爷尽力,心中便可平安了。何况王爷一向深谋远虑,这次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对,或者又是上天的警告,只要去做了,应该可保平安。”

李成心中大感温暖,转身将师师揽入怀中,低声道:“你们真的这样想?”

师师含笑点头道:“这段日子,师师常和王妃闲坐畅谈,王妃乃是将门之女,见识果然不同,家中有王妃照料,理应无事。若是王爷担心的话,妾身等人也可从旁协助。而且杭州远离京师,即便有所变故,也可从容准备。想必,不会有事的。”

李成不觉心中暗自感叹师师的见识,果然是一代名妓,那样的行院之中真是委屈了师师这样的女子。

想到这些,不觉点头道:“我若是离开,最不放心的还是你,万一你有什么危险,我如何放心?”

师师凝望着李成,无限深情地摇头笑道:“师师能和王爷相伴已经三生有幸,而且王妃又贤惠豁达也是女中豪杰,若有危险,必定可以保护师师,师师和王爷一体同命,唇亡齿寒,王妃深明大义,自然明白,师师不会有事的。”

李成这时最放心不下的,其实倒不是素娥,而是以妾室身份正式成亲的师师,虽然师师已改名为“诗诗”,但是出身来历还得自己从新派人去下些功夫,虽然说不久就是乱世,很容易掩饰,但是李成不敢大意。

拉着师师转身走进湖边的凉亭坐下,将师师轻轻揽在怀里,柔声笑道:“我也要多体力打算打算的,虽然素娥为人贤惠,但是家里人多嘴杂,万一有事,我还是担心你。所以……”

轻轻靠在李成宽厚的胸膛前,感受着他书体的男性的味道,师师觉得自己早已疲倦的心这时竟然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这种感觉,深深地刻在心上,刻骨铭心。

看到怀里的师师沉默了下来,李成忽然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将怀里玉人用力抱紧,感受着彼此之间无声流淌的爱意。

这时,只听身后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李成眉头一皱,正要喝问,只听素娥在身后笑道:“天色已晚,湖边风大,妾身还以为王爷还在湖边散步,所以拿了斗篷过来,倒是没想到妹妹在此,妾身也就放心了。”

师师闻言,玉容一红,急忙挣脱了李成的怀抱,起身向素娥行礼道:“妾身见过王妃。”

素娥笑了笑,不等师师躬身就上前拉着她的手,含笑点头道:“早知是妹妹在这里,我也就不同专程跑这趟了。有妹妹陪伴王爷,王爷的脸上总能多些笑容,看到王爷的笑容,妾身才会觉得心里踏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