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节(1 / 2)

加入书签

温叶当即眼一亮道:“那我可就等着看了。”

徐月嘉提起长剑,来到院中。

徐玉宣见了,也悄摸过去,父子俩相隔一段距离。

一个手中持剑,一个赤手空拳。

温叶望着这一幕,没忍住笑:“这是要父子比试?”

徐玉宣重重点头:“嗯!”

徐月嘉云淡风轻:“随便练练。”

温叶:“行,那我做裁判。”

片刻后,剑风起,宛若静谧的湖面上,清风拂过后掀起的一阵涟漪。

如果温叶是懂武之人,肯定能从徐月嘉的一招一式上瞧出许多破绽。

可她不懂。

此刻在她眼中,只能分得清美丑。

清冷如月的面庞配上轻若游云的剑招。

绝杀。

眼见母亲的目光都被父亲吸引走,一旁使出吃奶劲挥拳的徐玉宣急了,试图用声音唤回温叶:“母亲!看看我!”

听到徐玉宣的呼喊声后,温叶抽空瞄了一眼。

虽然她承认徐玉宣很可爱,但她还是更喜欢俊美的男人。

父亲够活了

一套剑花/拳法耍下来, 父子俩衣领颜色变深,额角挂着微微汗珠。

徐玉宣气呼呼跑到温叶跟前,然温叶却伸出食指抵住他的小胸膛道:“就站在那儿。”

徐玉宣不解:“母亲?”

温叶:“我已经让人去准备温水了, 你这一身汗得好好洗一洗。”

徐玉宣听出了温叶话里的嫌弃, 他低头嗅了嗅自己:“不臭!”

温叶淡定道:“不臭也要洗,不然到晚间,你就要馊了。”

徐玉宣“哼”了一声道:“那父亲也要洗,他比宣儿大, 更臭!”

话罢后,徐玉宣扭头去寻父亲的身影, 却突然咦了一声:“父亲呢?”

温叶捻了一颗葡萄入口, 道:“你父亲早就进去洗漱了。”

论自觉程度,儿子到底年轻了, 比不过老子。

瞥见纪嬷嬷的身影再度出现, 温叶催道:“再不去洗,等会儿就是你父亲香, 你臭。”

徐玉宣不想变臭,猛摇头道:“宣儿洗!”

纪嬷嬷是回西侧院给徐玉宣取换洗衣裳的, 洗澡水已经备好了, 就在耳房。

今年比去岁还要炎热些, 温叶早早准备好避暑的行装,就等陆氏拍板。

有了上次的体会,年后陆氏特意减了外出赴宴的次数专心府里的事务,这回她们能在溪泉山待一个月。

当然也不一定一直在溪泉山待着,陆氏还选了两处做备选, 届时再论。

照旧是徐国公和徐月嘉兄弟二人留守国公府,温叶和陆氏带着两个孩子出门。

不过这回还多了沈氏, 陆氏半个月前就写了信问她。

沈氏为温家操持了半辈子,如今府中除了温然外,其他儿女皆已娶妻嫁人,温然今年八岁,距离出嫁还有七八年的时光。

而她本身又是个乖巧懂事的,满心眼里只有读书,对长辈孝顺,对家中侄子侄女们更是很有做姑姑的样子。

向来不需要人操心。

沈氏如今心境上轻松开阔了许多。

对于陆氏的邀请,她略想了片刻,便应下了,反□□中有两个儿媳,她不用太担心。

不过温叶和陆氏出门半个月后,徐月嘉因为一桩案子牵扯到京郊县城的一名富商。

那富商所在的县城正好离溪泉山不远。

案子有些‘复杂’,足足花了近半个月才将搜证完毕。

从溪泉山避暑回来后,恰好到徐玉宣真正的生辰日。

他如今还小,这种事也不方便告诉他。

到了那日,温叶随手给他做了碗长寿面。

这碗面和徐玉宣以往吃的都不一样,只有一根,不过很长,堆在碗中也有寻常一碗面一半的量。

徐玉宣如今已经会拿筷子了,他挑起碗中的略发黄的长面条发现问道:“母亲,这面条好长啊。”

温叶道:“这叫长寿面条,越长代表能活得越久。”

徐玉宣一听,当即要站在凳子上,想看看自己碗里的面条有多长。

在徐月嘉和温叶面前,徐玉宣不需要守规矩,在这一点上,有徐月嘉教导引领,徐玉宣年纪虽小,但也渐渐懂得像踩凳子这样的行为,除了在母亲和父亲面前,其他地方是不能做的。

在荷香的帮助下,徐玉宣顺利站稳,待见到面条比自己还长后,小嘴张大,要多吃惊有多吃惊。

重新落座后,他望着碗里的面条,明显舍不得吃了。

徐玉宣左右各望了一眼,见温叶和徐月嘉面前也各自有一碗,眼睛微微一亮道:“母亲也有?”

温叶“嗯”了一声回:“面和多了,总不能浪费。”

徐玉宣闻言,随即又看向徐月嘉:“父亲~”

小孩心思浅,有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