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节(1 / 2)

加入书签

沈氏一顿,道:“是吗?”

杨氏让人将箱子抬进来,说道:“本来儿媳是不想收的,是四妹说这些是她孝顺母亲的,儿媳只好先替母亲接下了。”

沈氏看向杨氏,确认道:“孝顺我?”

杨氏点头。

沈氏:“”

温四又在琢磨什么。

半天没想通,沈氏重新将目光放在那三箱特产上,沉思片刻后道:“既如此,你做主各院分一分,记得给溪翠院那边多分一些。”

杨氏也想到了这里,四妹特意准备的特产,应该不单只是孝顺母亲这么简单。

她随即应下:“母亲,儿媳明白了。”

沈氏想了想又问:“你去一趟国公府,感受如何?”

杨氏回忆道:“国公夫人对四妹很亲和,府里的公子们瞧着也很喜欢四妹,尤其是宣哥儿,和四妹站在一起,瞧着就像亲母子。”

沈氏心安了安。

杨氏内心也多少感叹几分,盛京城里,做继室的娘子不少,她就没见过像四妹这样,和继子相处如此融洽的。

观着仿佛一丝隔阂没有。

她想了想,出声宽慰:“母亲不用太过担心,我瞧四妹气色神采都不错,想来是过得极顺心。”

沈氏莫名一瞬:“我担心她作甚。”

春色盈盈,四月的风依旧携一丝清冷,到了晚间更甚。

徐玉宣如今都在西院用晚膳,温叶一直是酉时让人摆膳,徐月嘉若赶得回来,就一起。

看来今天刑部不忙,还有一刻多钟才到摆膳的时辰,温叶瞧见徐月嘉的身影,惯例招呼一声:“郎君回来了。”

徐玉宣高兴喊道:“父亲~”

如今西侧书房完完全全被温叶霸着,徐月嘉除了留宿,鲜少踏足。

徐月嘉顿住脚步,目光询向温叶。

温叶淡定地‘哦’了一声,回道:“他今儿将你送他的兔毛笔转送给了我小妹。”

徐月嘉:“你没告诉他,我给他准备了一箱。”

温叶却笑道:“现在告诉他做什么,等他明早一觉醒来,再发现这个惊喜不好吗?”

徐月嘉瞥向自以为摆脱‘麻烦’的徐玉宣,微沉思几息,道:“也好。”

道谢

翌日, 徐玉宣望着从书袋中掏出来的兔毛笔傻眼了。

今儿温叶特意起了个早,陪徐玉宣用早膳,就是为了一睹他此刻的反应。

徐玉宣拿起兔毛笔就往温叶跟前送, 道:“母亲, 小姨忘啦?”

温叶打破他的幻想,吃了一颗鸡汤小馄饨后道:“你小姨没忘,这是你的。”

徐玉宣似不信,又或是联想到了其他什么, 下桌去将书袋倒翻过来,掉出来的小玩意他也不管了, 直至确认没有第二支兔毛笔才罢休。

温叶看着好笑, 也没有打算告诉他,兔毛笔是昨儿徐月嘉专程送去西侧院, 亲自帮他放入书袋中的。

徐玉宣重新回到餐桌, 吃着小猪奶馒头,目光时不时望向一旁的书袋, 眼睛眨啊眨,不知道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温叶没管, 反正有一箱的兔毛笔陪他玩呢。

看着徐玉宣略失望的小表情, 温叶胃口大开, 比平常多吃了一碗鸡汤小馄饨两个野荠菜肉馅的小包子。

温叶昨晚从徐月嘉那得到消息,之前那个被判了流放的落第举子,今天是他被发往流放地岷州的日子。

算了算,也有好些日子没出门逛逛了,正好薛静娴递了帖子过来。

薛静娴用的理由很简单, 是为答谢上回在庄子上,她对她们姐妹二人的照顾。

温叶心里门清, 薛静娴邀她今天去聚贤楼一聚,应该还有其他别的意思。

不过温叶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只需要装什么都不知道。

聚贤楼。

薛静娴提前预订了一间窗台面向主街的包厢。

她与温叶只见过一面,突然下贴,薛静娴怕唐突了对方,是以还邀请了好友文氏一起,好友是温叶的表弟妹,两家来往本就亲厚,有这层关系在,她们聚在一起,会更自在许多。

聚贤楼这个地方就是文氏推荐的,原因很简单,这儿的菜味道都不错,说她二表嫂肯定喜欢。

文氏对薛家的事一无所知,以为好友只是单纯地相邀一聚。

薛静娴也并未告诉她,此事家中父母专门叮嘱过,越少人知晓越好,为了小妹的清誉,就连薛家,除了爹娘外,也只有她和六弟薛彦知道内情。

她知晓是因为爹娘需要通过询问她,才能清楚那日在庄子上所发生之事的具体情况。

而六弟,纯粹是因为他那张没把门的嘴,薛静娴觉得只罚他跪半个月祠堂,还是太轻。

推开包厢门,温叶是最后一个到的,她望着包厢内的三人,道:“抱歉,是我来晚了。”

薛静娴起身邀她过来坐,道:“不晚,我和淑言也才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