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节(1 / 2)

加入书签

徐月嘉扫了一眼,便俱已清楚,他道:“这是二房名下铺子的一部分盈利,有一万两。”

温叶纠正:“是一万两千两。”

徐月嘉顿了顿,道:“多出来的两千两或是大嫂私人予你。”

温叶思忖片刻后问:“是因为我庄子巡查得好?”

没道理啊,她分明表现得将将合格而已。

总不能陆氏对她的期许比她自己预估的还要低?

徐月嘉一瞧,便知她想岔了。

他解释道:“是因为愧疚。”

温叶明显不信:“愧疚?可我没发现嫂嫂是装病啊?”

徐月嘉默了一息道:“大嫂认为让你在庄子上将就一晚,是委屈你了。”

温叶听了,久久未有言

其实吧……

她很快乐的。

提到庄子,温叶又想到了昨儿午膳吃的铁锅炖大鹅,真是太美味了。

徐月嘉瞥她神色,便明白她在庄子上过得并不委屈。

相反,若不是姑母昨日回京,或还会乐不思蜀多待上几日。

想到这,徐月嘉脑海里忽然浮现徐玉宣那张脸,心中一顿。

姑母回京的日子正好。

“可还有其他事?”话落,徐月嘉的目光落向她掌心下压着的信。

温叶收拢思绪道:“是还有一件,我母亲来信说,圣上打算为长乐公主选几位伴读,此事郎君是否有所了解?”

徐月嘉有所耳闻:“确有此事。”

温家既写了这封信过来,想必是因为府中有符合条件的人选。

对上徐月嘉的目光,温叶解释道:“郎君可能不知,温家到我这一辈,只剩我小妹一人,她读书的天分是这一辈里最高的,可是皇家复杂”

徐月嘉:“你是想问,长乐公主的性情如何?”

温叶展颜:“知我者,郎君也。”

徐月嘉眸光微动,移开视线道:“如果不想被选上,让令妹如常发挥便好。”

温叶不解道:“为何不是藏拙?”

“太子殿下聪慧过人,长乐公主作为同胞长姐,与之相处久了,难免”

徐月嘉言未尽,不过温叶已然明白。

挑选伴读一事,大约就是皇帝为哄公主开心而下的令,挑选两个资质平平的朝臣女儿进宫,好让公主能够放平心态。

不过温叶很好奇:“有多聪慧?”

她记得太子今年好像是八岁?还是九岁?

徐月嘉道:“太子年纪虽小,但已能为圣上分忧。”

温叶震惊:“是我见识太少了。”

古代小孩都这么卷的吗?

可她看徐景容也没多成熟啊。

温叶又低头瞥了一眼乖乖躺在自己怀里的徐玉宣。

这一个就更不用说了。

徐玉宣小眼圆溜溜道:“母亲?”

从徐月嘉这大致了解后,温叶打算先回一封信。

于是拍拍小孩儿的小肩膀道:“让你父亲陪你玩一会儿,母亲有点事要做。”

谁知徐玉宣却摇头拒绝:“不要,我陪母亲!”

父亲不好玩。

温叶再迟钝也察觉到父子俩之间的异样,她端详了徐月嘉片刻。

对方岿然不动。

温叶却仍没打消对他的怀疑,不过她眼下有更重要的事,因此道:“郎君无事,就教宣儿读几首诗吧。”

谁的儿子谁带。

徐玉宣听懂了,急忙道:“不读~不读~”

温叶:“……”

她不在的两日,徐月嘉到底对徐玉宣做了什么。

回信

怀疑的目光再次扫向徐月嘉。

不过温叶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 因为不重要。

她拿着已打开的信起身,对徐玉宣道:“不读便不读吧,你自己待会儿, 有事找纪嬷嬷, 母亲还有事。”

说完头也不回地往西侧书房走去,徐玉宣人小,哪里追得上她,就这样被拒之门外。

好在这时纪嬷嬷端了一盘点心进来, 徐玉宣的注意力才勉强被吸引住,重新坐回凳子上。

纪嬷嬷夹了一块杏仁饼, 哄着让徐玉宣吃。

徐玉宣趴在桌子上, 用小米牙一点一点啃着,大概是杏仁饼味道不错, 他吃得一脸欢雀。

坐在对面的徐月嘉抿了一口茶, 余光瞥过去。

徐玉宣似有所感,用另一只手遮了遮才吃了几口的杏仁饼, 小动作护食得紧。

徐月嘉:“”

书房里,温叶正在思考怎么给沈氏回信。

从徐月嘉的态度来看, 皇宫内或许复杂, 但并没有她想象的那般洪水猛兽, 沈氏之所以给她写这封信,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温家不想与皇家有牵连,眼下太子虽受宠,那是因为圣上正值壮年,谁又能保证将来?

听说先帝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