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125节(2 / 2)

加入书签

两人都是后天受伤导致的耳聋,如果可以手术治疗,那自然是比戴耳蜗好。

检查的结果是让人有些失望的,以目前的医疗,暂时还无法手术治疗。

不过石文玲夫妻倒是一脸平静,对此结果并不意外。

史佳瑞不由叹气。

石文玲在纸上写字,递给史佳瑞:“没事,我们早就知道了,再说,不是还有你说的那个耳蜗吗?”

“那不一样,如果能手术修复,自然是比用人工耳蜗好的。”史佳瑞接过笔回复道。

“没事,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行。”

“行,那你们先休息一天,明天我帮你装耳蜗,调试一下。”

“不用等明天,今天就可以。”

史佳瑞看出了两人眼里的急切,点头道:“行,那就今天吧。”

这个人工耳蜗是千年那边先出的样品,史佳瑞检测过,跟脑中实验室的没有差别。

但数据是数据,还是要看人的使用感受。

史佳瑞倒了三杯水,让石明香他们放松一下。

石明华却一直好奇地看着桌上的盒子,看起来小小的,真的能让人听到声音吗?

史佳瑞拿了酒精双手消毒,看着石文玲两口子,“你们谁先来?”

她就看到两口子面对面,嘴唇动着,却没有声音地交流着。

看来在多年的生活中,两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石文玲丈夫叫什么?好像一直没人跟史佳瑞提过。

最后还是石文玲的丈夫先来,史佳瑞给装好了了人工耳蜗,因为零件限制,有一部分要挂在耳朵上。

虽然重量很轻,但时间久了,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史佳瑞调整一下,还没说话,石文玲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声。

许是许久没有说话,声音沙哑,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音调也有些奇怪。

男人的眼睛有些迷茫,看着石文玲一会儿,知道她又出声,他激动地抱住她,把她推到史佳瑞面前,嘴巴张张合合的,就是没声音。

史佳瑞给石文玲装好,“好了,现在能听到我的声音吗?”

石文玲抬头看着史佳瑞,眼泪突然就下来了,她不住点头:“听…听…听到了。”

两口子抱头痛哭,本来好好的正常人,突然不能听见,那种痛苦和压抑,没有亲身经历,是难以理解的。

“谢谢!”石文玲抹着眼泪说。

她男人嘴巴张了张,艰难地突出一个字:“些…”

他耳聋的年纪更小,更久没说话,发出声音更艰难。

石明华很是惊讶,他围着两人转了转,“文玲姐,书明哥,你们能听到声音了?”

他看两人点头,不由惊呼道:“太神奇了!佳瑞姐,所有耳聋的人都能用吗?”

“这要看情况,有些人并不适合。”史佳瑞摇头,这并不是什么万能耳蜗。

而且它也有不少的缺点,只能随着技术的提升,继续改进。

她看着已经平静下来的石文玲两口子,松了口气,“你们很久没说话,慢慢练习,不用着急。”

“回去后如果耳蜗出了什么问题,你们让人打电话给我。”

“难得来一次京市,就在京市好好玩一玩吧。”史佳瑞想了想,自己不一定有时间陪着还是找两个信得过的人帮忙带一带。

石明华见石文玲两口子的事情解决,也开始跑起来订单来,他的运气还行,签下了几张单子。

他们离开京市之前,史佳瑞黎司越带着小宝给他们践行,吃京市的特色美食。

石文玲走之前,把他们这些天使用人工耳蜗的心得写了出来,让史佳瑞有个参考。

史佳瑞看着这份心得,脸上微微一笑,对他们接下去的耳蜗推广确实有帮助。

想法

之后, 千年人工耳蜗和京市几家医院进行合作,寻找愿意试用的患者。

史佳瑞再有信心,但也需要病患的真实反馈。

但这个耳蜗到底不是她研发的生物耳蜗,各种缺点不要太多, 而且没法适用所有类型的致聋患者。

就目前患者的反馈来看, 对于因为外伤导致的效果比较好、老年耳聋会稍微差一点, 而对于先天和药物性等原因,效果更不好。

而且用上这个人工耳蜗,时不时要定期养护、包括充电、清理冗余数据、微调整等。

不是史佳瑞不想推出生物耳蜗,而是一些技术还达不到,只能在她脑中实验室实现,需要迈过的坎太多了。

而正如黎司越说的,技术需要又个更迭过程,一样产品直接进入高端并不见得是好事。

关于人工耳蜗的一系列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佩戴后的后续维护如何做,才是最需要思考的。

史佳瑞事儿还没想好,就到了小宝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