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76节(2 / 2)

加入书签

,关键是他们有钱。”苏平安说,“我们就不能用我们的想法来生产产品,既然要赚人家的钱,就要钻研人家的喜好。”

张雄点头:“平安说得对。”

“是这样没错,其实表现得最明显的据纺织厂了,我们喜欢的花纹,歪果仁不见得会欣赏。”史佳瑞举了个例子来说。

她在原来的世界,也是到外国转过一两圈的,好歹知道一些,单就风格这方面,她还是可以提提意见的。

张雄心里一动,忙问:“史工,能说说吗?我姑刚好在纺织厂。”

林向阳也好奇:“史工,我们挺好奇的。”

史佳瑞见他们感兴趣,就举了好几个例子,华国的一些图案的象征意义,而歪果仁是无法理解的,自然也无法欣赏。

三人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发现,史佳瑞好像什么都会。

“你们在聊什么?”陈绍兴站在门口,看着里头四人聊得高兴。

“聊纺织厂要怎么做才能从歪果仁的口袋里掏钱。”

“说说看。”

陈绍兴听到纺织厂三个字,耳朵不由竖了起来,因为林时灵在纺织厂的缘故,他也会关注一下纺织厂的近况。

张雄和林向阳把史佳瑞刚才说的话给复述了一遍。

“这个看法很特别啊!”陈绍兴想到纺织厂要参加今年秋季的贸易会,准备了一款棉麻新品。

如果歪果仁对颜色、图案有偏好的话,他确实可以跟林时灵提一提,能接到订单,整个厂的效益肯定不一样。

“还是史工厉害,她不说,我们都没发现要从这个角度去看。”苏平安佩服地说。

跟史佳瑞聊天,有时会被她的话给惊到,但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受到了影响。

这种感觉不坏。

陈绍兴同样很惊讶,以前他们都在想着怎么让布料手感更好、更耐用,颜色不褪色,几乎没想过要在图案上下功夫。

正好今天不用加班,如果林时灵来厂里,就让她跟史佳瑞聊聊,说不定更有体会。

他心里想着,转而问另一件事:“那风扇领导们怎么说,都同意送审了吗?”

他其实觉得那风扇就像是小孩玩具,通过审查的几率不大。

“后面同意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林向阳有些小得意地说。

“我们能行的。”张雄握着拳头说。

他们已经想好退路了,反而更能义无反顾往前冲。

陈绍兴看着眼前的三人,气质都变了,看着就是三积极向上的精神小伙,哪里还是曾经让人头疼的混小子?

他有些好奇,是不是跟史佳瑞深入接触的人,都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林时灵到底没有来机械厂,下班后,离天黑还早,史佳瑞就和三人组去了百货商场。

她不是要买东西,而是带他们去看商品,聊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方法,又为什么要改进,开拓他们的思路。

就当做是社会实践了。

从食品柜台到衣服鞋袜、从手表到收音机等,史佳瑞让他们先观察,然后再说。

从习以为常的日常中去发现去思考,对他们来说,可以当做一个游戏,也可以当做一个积累。

或许未来,他们可能就靠着那点改变而走上人生巅峰呢?

陈绍兴回家的时候,林时灵正哼着小曲择豆角,准备晚饭做豆角焖饭。

她是真爱上了这个电饭锅,省了好多麻烦。

“今天回来得早,忙完了?”林时灵放下豆角,指着一旁的剪刀和一小节墨鱼干说,“把它剪成小块,用温水泡着。”

陈绍兴拿起剪刀,迫不及待地跟她分享自己在办公室听来的话。

“你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

林时灵是会计,但对于厂里的产品,她还是很清楚的。

“你不说我还真没意识到,我明天就跟梁姐聊聊,她负责这次的花纹设计。”

“如果这次的产品可以拿下来订单,年底的福利和奖金就稳了。”

林时灵有些兴奋,“你说佳瑞怎么就那么聪明呢?待在你们机械厂真是委屈她了,就该来我们纺织厂。”

“你们纺织厂跟机械厂都是半斤八两,史同志这样性格的人,待哪都不合适。”

陈绍兴摇头,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像他这样好说话。

“就你有理,今晚的饭你来做了,我去找梁姐,晚点回来。”林时灵越想越待不住,她等不到明天了。

此时,史佳瑞和林向阳他们站在电视机柜台前,售货员坐着,百无聊赖看着面前来看电视机的人。

没有钱也没有票,就是看个过瘾罢了。

“仔细观察这台电视机的特点,如果不考虑技术,你们会想到怎么改?”史佳瑞问道。

张雄有些兴奋地说:“我希望它边得很大,是彩色的,这样我奶奶就能看的一清二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