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44节(2 / 3)

加入书签

李泽宝和苏平安去国营饭店吃饭。

李泽宝不能在南珠县久留,吃了午饭就开着拖拉机走了。

史佳瑞对苏平安说:“走,我们逛逛南珠县。”

新华书店、南珠县供销社、南珠一中……两人沿着南珠新华街来回走了两趟,差不多有了个了解。

就这两趟的功夫,他们见到了三起吵架、一起打架事件,看得出来,这里的人脾气挺急的。

南珠县供销社有三层楼,销售员态度很拽,他们多看一眼还会被嘲。

供销社转一圈下来,两人就在供销社门口蹲着了,同样蹲着的还有一些老农,一脸的愁苦。

史佳瑞让苏平安前去搭话。

一个下午的功夫,供销社门口蹲着的人来了又走,就他们两人没挪动位置,也打听到不少的消息。

比如南珠县原来农机站的站长生病退了,现在是他儿子接管了他的工作,从技工做起,而新站长是由原来农机站的老师傅升起来的,双方有矛盾等等。

然后其他公社的农机站情况也不理想,机器经常出故障,或是工作效果不理想等等。

史佳瑞和苏平安了解了整个南珠县以及所辖公社有关农机的情况,结果让两人都不轻松。

机器少,机器老旧,工作效率低,排很久的队等等。

晚饭两人简单吃了挂面,回到招待所,史佳瑞拿出本子开始画包装机的设计图,自动化还做不到,只能先搞人工手动操作的。

她图画到一半,就有人敲门:“同志,你好,查房。”

史佳瑞都呆了,什么查房?

她打开门,见到一男一女两个招待所服务员进来,检查了一遍之后才离开。

隔天,史佳瑞跟苏平安说起这事,才知道招待所是有查房的,主要是怕住客带人回来没有登记私自留宿,还有就是防止不正当男女关系等

这点苏平安说的隐晦,她还是听明白了,不过原主没住过招待所,还真不清楚这种情况。

作者有话说:

想做点什么

史佳瑞和苏平安直接就去了南珠县农机站, 直到八点多,才有人开门。

开门的是农机站的临时工,他本来一脸的不耐烦,得知史佳瑞和苏平安是机械厂农机部派来的, 马上就挂上笑容。

史佳瑞没有废话, 直接进入主题:“坏掉的农机在哪?”

“这边, 这边。”

史佳瑞点点头:“你去忙吧,我们自己修就行。”

临时工走远一点,连忙去隔壁粮站找人去通知其他人。

史佳瑞让苏平安上手拆,边拆边跟他说每一个部位的作用,如何判断问题等。

一台碾米机还没修好,农机站的站长和原站长之子就先后到了。

后者以为来的是老师傅,拿着烟就想来唠嗑几句,结果看到前来出差的师傅是一位年轻女生后,脸上尴尬极了,讪讪地把烟收了回去。

“同志,你看我们农机站的机器都这么旧了, 能不能换新的啊?”

“同志, 我来帮忙打下手吧, 机械厂什么时候组织底下的农机站职工进修啊?”

这年轻人一直不断说话,话里话外,心思都写在脸上,连藏都不藏一下的。

倒是站长一直安静地打下手,时不时地说下自己修理的思路等等。

这样对比过于明显,不过史佳瑞和苏平安昨天在打听了情况之后, 就决定了, 这趟多做少说。

如果农机站的职工问专业问题的话, 她也不会不教。

一个上午的功夫,农机站累积下来的机器全部修好,史佳瑞重新画了了电线排布。

站长记下来,表示会叫供电局来修,完后,他拿出本子,里头是南珠县下其他的公社农机问题,希望史佳瑞可以多跑两趟,把这些也修了。

他没想到这回机械厂派下来的人年轻,技术却强,半天就能把机器修好,他就大着单子提了这个事儿。

史佳瑞当然是没意见的,时间还算充足,正好可以看看这个年代的其他地方。

另一人见自己那么殷勤还不被人搭理,心里生气,找了个不舒服的借口请假走了。

站长似乎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眼神都没变化一个。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站长带着史佳瑞去每个公社转了一圈,九个公社,每个地方都不一样,但都一样的穷。

位于高山上的两个大队,需要坐船过河的大队,都是石头山的大队……

都是一样的穷苦,人们脸上也都是劳作后的风霜,但眼神很炙热,从来满怀希望。

史佳瑞情绪很复杂,这些比大石大队还要偏僻、还要穷苦的地方,土地贫瘠收成难、学校远读书难……

这让她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

而不仅仅只一个大石大队、东川公社。

其实史佳瑞可以视而不见,一心让自己功成名简直不要太容易,毕竟她有一座脑中实验室,有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