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39节(1 / 3)

加入书签

陈绍兴愣了下:“跟大队介绍?这不行,等他们自己来买,我们只管生产就行了。”

本来准备当隐形人的李泽宝听到这话就忍不住了,“陈部长,话不能这样说,大队和工厂不知道机器的功能、它的优点,又怎么会来买?”

陈绍兴皱着眉:“这不是资本主义吗?”他主做技术,对于这类事情其实不是很清楚。

“……”李泽宝无奈地和史佳瑞对视一眼,坐等订单上门,那还不月月喝西北风?

就算是机械厂,该亏损还是会亏损。

“部长,这不是资本主义,这是销售策略。农机部的效益不好,工人的奖金和福利发不出来,恶性循环之下,厂里是不是就会缩减原材料的供应?”

办公室里没其他人,李泽宝多嘴说了几句:“农机部本来就是为大队解决困难,提高生产效率的,更应该有创新精神,不能用老规矩那一套来。”

史佳瑞朝李泽宝摇摇头,人的固有观念要改变并不是容易的事,也是陈绍兴是技术型的,要不早把她和李泽宝记上小本本了。

“陈部长,这一季度的碾米机生产指标是多少?”

“一百二十台。”陈绍兴皱眉,“上一季度的还没卖完,这一季度又要生产,积压着不是事。”

“指标没完成会怎样?”史佳瑞又问。

“公开批评,评先进单位和个人都没份。”农机部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是吊车尾了。

史佳瑞看到办公桌下有一个拆下来的电机,她回想了下,这好像是碾米机的?

所以陈绍兴其实也是想改变农机部的现状的,只是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罢了。

办公室一时陷入了安静中,三人都没说话。

陈绍兴抓了抓头发:“史知青,你先去后勤处问一下,还有没有宿舍,如果没有,你就得重新找住处,总不能在厂里上班的时候还回大队吧。“

“好的,谢谢部长提醒。”

史佳瑞先跑后勤问了,没有空出来的宿舍,就只能租房子,这年头房子都不够住,对外出租的太少,麻烦。

好在今天也不是正式上班,陈绍兴让史佳瑞先找个住处,回大队把行李带来,上几天班,熟悉下农机部的任务、认识下其他职工,再分配区域。

这样的话,她就不需要天天到农机部报道上班了。

关于住的地方,李泽宝建议去找宋光辉,肯定能找到个比较满意的。

宋光辉听说史佳瑞考入了机械厂农机部,需要找个住处,当即很是热情地帮忙介绍。

他已经听自家叔叔宋立志说了,史佳瑞为大石大队设计了一款烘干机,据说还被食品厂看上了,这真的是太厉害了。

“史知青,现在房子不好租,你看周平家怎样?他家两层石头房,只有他和爷爷奶奶住。”

史佳瑞去过两次,对周平家的那棵桂花树印象深刻:“行。”

宋光辉也高兴,史佳瑞住到周家,修理东西啥的,是不是更方便了?

“成,那我下班后就跟周爷爷周奶奶说,你明天收拾了行李直接过去就行。”

“宋同志,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为人民服务嘛。”宋光辉哈哈笑道。

史佳瑞和李泽宝赶回大队,第一件事就是先找石在峰说这事,毕竟知青离开大队,大队部这边要记录的。

石在峰听到消息时已经震惊到麻木了,“所以你成为机械厂农机部的技术工,将要负责维修仙河市下各公社农业器械的维修?”

史佳瑞这是怎么做到的?

“你把机械大队的接收证明拿出来,我给你开转出证明。”希望菇棚少了史佳瑞,还能如常运转吧。

石在峰不傻,很清楚菇棚能创办起来到底是谁的功劳。

“大队长,不用开,我户口、粮食关系还是在大队里,蘑菇合作社我是不可能撒手不管的。”

石在峰闻言皱起眉头:“你傻啊,能进机械厂多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转为正式的?这个蘑菇合作社,你找个合适的人接手就行了。”

史佳瑞摇头:“是不是正式的对我来说没差别,我对蘑菇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还没完成,暂时不会走。”

她主导一个项目,开了个不错的头,没有技术扎实的人来替代,她怎么可能一走了之?

再说了,谁开的项目谁心疼。

从别的方面来说,蘑菇合作社成功办起来,把整个东川公社甚至附近几个公社建成全国唯一的草菇等蘑菇生产基地,能改变多少人的生活和命运?

因此,少掉的那点工资并不算什么,毕竟她设计的农用机械一样可以投入生产,改变着各大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石在峰看着史佳瑞,半晌没说话,他情绪真的挺复杂的。

史佳瑞作为一个知青,而且还是刚来没多久的知青,对大队又有什么感情呢,竟然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史知青,”石在峰朝史佳瑞竖起大拇指,“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