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99节(1 / 2)

加入书签

柳应渠找了个椅子坐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块乳饼来吃,这是羊乳做成的,沈清梧听了柳应渠的话也出售在酒楼里,这乳饼经过处理并没有羊膻味,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

三个小矮子的目光立马就被吸引过来了。

柳应渠:“……”他就两张饼。

他艰难道:“你们想吃吗?”

三个小矮子眼睛一亮点点头。

柳应渠心里悲伤,从自己的袖子拿出另外一张乳饼递给他们。

三个人把乳饼分成了三份,一人拿着一份吃。

“柳……柳夫子,你这饼真好吃。”萧寒边吃边说。

小太子坐在椅子上也点点头。

王景身子骨弱,小口小口的吃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两刻钟过去了,上课时间到了,柳应渠给了他们三个人一个水稻种子。

这正是三月份的下旬是早稻播种的季节。

“你们的作业就是把这颗种子种出来。”柳应渠看着这三个小矮子,发出让人愉快的声音:“这是我课后唯一的作业。”

他可没说不布置课堂作业。

因为淋过雨,所以撑什么伞,全撕烂了。

把课上完了,柳应渠的课只有第一堂课是重点,剩下的基本就是玩着,小太子觉得自己选对了,柳应渠还教了他们怎么快速记忆。

王景如获至宝,他迫不及待的对着书本背起书来。

“下课了。”柳应渠说道,他立马收拾好东西绝不在上书房多停留一秒。

三个小矮子响亮的应了一声。

柳应渠上课既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轻松愉快,他们喜欢这样的柳夫子。

区区一个水稻种子他们一定能搞定。

小太子背着小书包,萧寒也背上小书包,王景的小书包被萧寒背着。

“孤去问问劝农官。”

大昭朝是有劝农官的,他们的职位是让皇帝春耕,还有指导农事,管理农业生产。

还有水,盐,铁等官职,其中盐铁大昭收为己用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萧寒喊道:“我也要去。”

王景点点头看样子也要去。

三个小矮子从上书房出来,各自的仆人还没接过少爷们的书包。

萧寒:“顺风,你去宫门等我。”

王景也喊了一声自家的仆人。

小太子更不必说了,他看着自己身边的小太监:“你先回去,孤一会儿自己去坤宁宫。”

小太子带着人就去找劝农官。

劝农官正在看土地的质量,整个人才从田地里出来,浑身还是脏兮兮的。劝农官他们的地方小就在皇城西门的一个角落里。昭烈帝给他们拨了一块地,让他们可以方便种田研究。劝农官的地位不高,常常被人遗忘,也被人瞧不起,整日就是在这块小地方。

“今年陛下也不打算去春耕吗?”

温尚:“陛下还没答复。”

古代重视农事。春耕,夏酝,秋收,冬藏。四者不失,五谷不绝。皇帝为了表示重视还会亲自去耕地。

不过往往就是一锄头的事,要么就是扶着犁做做样子,但这样也能带来很强的凝聚力,因为做这事的人是天子,是大昭的君主。

他们叹口气。

他们位卑言轻,也不敢去说些什么,他们的上司屯田郎中也不敢去说什么。

小太子一行人在皇宫里很显眼,都是半大不小的小少年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行步匆匆的样子。

一路上大臣们纷纷行礼。

“臣参见太子殿下。”

“臣参见太子殿下。”

“臣参见太子殿下。”

小太子矜持的应了一声。

大臣们看小太子去的方向这怎么是西门的方向。

东门是六部尚书值班的地方,西门是各部的下属部门。

户部是六部中最热闹的部门,连着户部所有的人也是欢欢喜喜的,刑部一般不来西门喜欢在皇城外面。

“太子殿下去西门做什么?”

“不知道,不过陛下把新科状元指给太子做讲师了,这应当是他们第一天讲课的日子。”

在朝中还有不少人反对让柳应渠做小太子的讲师,能做小太子的讲师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要么就是当世名儒,柳应渠才二十岁今年正是他的弱冠之年。

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去教储君?这不是把教育储君当做了儿戏。

“陛下还是太乱来了,这根本就是毁了太子!”一个大臣痛心疾首。

“明日我们联名上奏!”一个大臣也点点头。

西门这边有官员看见小太子来了,心情很激动又忐忑不安。

太子殿下来这里做什么?

户部的官员翘首相盼。

“参见太子殿下……”

然后他们看见小太子去了西门的一个角落,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