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85节(1 / 2)

加入书签

昭烈帝又去瞅柳应渠的考卷,然后震惊住了。

他看看考卷又看看柳应渠认真的俊俏脸庞,实在是不能把这篇文章和柳应渠这个人联系起来。

这人怎么这么会拍马屁!

前面一大段就是皇帝怎么怎么的好,怎么怎么是真龙天子,天子承天……

然后昭烈帝越往下看,眼神就越深沉。

他甚至想把柳应渠的考卷拿在手中仔细的看。

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这人必须留!

昭烈帝在这边看了好一会儿柳应渠的考卷,心里的吃惊也越来越大。

柳应渠越写越投入,他渐渐忘记了自己还是在殿试,他渐渐忘记了他还是一个考生,他只是想把这篇文章写好。

现代的知识和从清水书院开始学习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他是站在古代和现代的交接点,他的头脑越来越清晰。

笔墨间关于大昭的宏图渐渐铺散开来,而这一切是以帝王之心开始。

昭烈帝回到了主位上,他低头沉思起来。

小太子在帘幕后什么也瞧不见,他感受着集英殿的气氛,抬头懵懵懂懂去看看自己的父皇。

唐清说道:“太子,该走了。”

“知道了,父君。”

小太子牵着唐清的手,他再次回头看了看集英殿这才收回了眼神。

直到中午柳应渠这才停下了笔,皇帝也离开了。

有宫人把吃食放在他们身边。

昭烈帝走进内殿:“会试前十的试卷给朕看看。”

杨长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是,陛下。”

昭烈帝竟然是要看会试的试卷。

考卷由礼部保存,所以这又是礼部尚书的活。

礼部尚书还在忙,简直是忙得跳脚。

“大人,陛下要看会试前十的试卷。”

礼部尚书只能让人去把会试的考卷找出来。

昭烈帝拿着这会试前十的考卷看。

看见了柳应渠的考卷,之前是杨长修和他说过,现在看柳应渠的文章更有深度。

“好了,你们也去用膳吧。”

“臣等告退。”

昭烈帝也饿了,他打算去唐清那蹭饭。

在集英殿的考生们战战兢兢的吃饭,顾焕崇态度自然,他吃了一会儿用余光打量了一下集英殿,金碧辉煌,集英殿聚集大昭的人才,收拢于朝廷。

顾焕崇心里心潮澎拜,他那时在集英殿里用余光隐晦的去看过昭烈帝,昭烈帝很年轻,年轻的皇帝会有很长的时间在位,太子之位已定,但太子还小暂时也不用担心夺储。

这是适合他们这些年轻的臣子大展身手的机会!

放榜了

除了顾焕崇心潮澎湃外,其他的考生也是一副激动的样子。他们或许一辈子都没有来过这集英殿,他们看见了这大昭的主人。

昭烈帝。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在古代的儒生们心中都有积极入世的想法,他们渴望在朝廷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把自己的一身的本领发挥出来。

当然也有很多人抱着出人头地的心思,在古代对于读书人多有宽容,考上功名后就会庇护家族,在古代宗族之下必须要有年轻的读书人才能保证这个家族的延续。

在世家大族中况且知道要送自己家中的子弟去国子监学习知识。

每次的科举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中午时分,在集英殿的考生们不敢东张西望,也不敢说话只是默默的吃东西,吃完后就有宫人把东西端下去,考生们继续作答。

柳应渠同样不敢说话,现在说话不是蠢就是胆肥了,觉得自己脑袋不舒服了想搬个家。

内阁大臣们用完午膳也坐了回来,盯着考生们。

柳应渠埋头苦写。

王和明和杨长修有些疲倦,他们从早上就开始处理政事,今日也要盯着考生实在是有些精力不足。

昭烈帝今天也必须坐在集英殿里来表达自己对科举的重视,他坐在主位上只能盯着考生瞧。

他对着凌栾说了一句话:“去找些软垫来让底下的大臣垫着。”

凌栾本来是带刀侍卫,却被昭烈帝当做万能的,什么都要干,在一旁的内务总管心里酸得很,陛下就是宠信这个小侍卫,哪有奴才好。

“是,陛下。”凌栾板着脸下去了。

昭烈帝非常满意。

等凌栾让宫人们把软垫拿过来,有几个大臣面红耳赤冲着昭烈帝怒目而视。

真是太荒谬了,历来的殿试中哪有大臣坐着软垫的,这是大大的不敬,这是不符合规矩!

大臣们抬头去看顶上的昭烈帝。

昭烈帝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然后瘫在椅子上。

大臣们:“……”

王和明把软垫垫在下面,他确实坐得有些累了。

杨长修也把垫子垫在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