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42节(1 / 2)

加入书签

沈清梧开心到快要蹦起来。

丰朗俊秀的柳郎,他来养。

“这样会不会不好?”柳应渠战略性推辞。

非要老婆把软饭炫他嘴里。

“你不用我的宅子我就生气了。”

为了让老婆不生气,他也只能含泪接受了。

柳应渠很感动:“清梧,有你是我的福气。”

沈清梧头发上的玉冠摇了一下,样子矜贵又漂亮,十分得意的扬扬下巴:“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柳郎你坐我们家的马车走,等我把生意谈完了就去云水县城找你。”沈清梧叫来驾马车的李叔。

管家也带了一个包袱过来:“老爷给柳公子的东西,柳公子等去书院拜访后记得去拜访云水县城的沈府。”

“好的。”柳应渠坐上了沈府的马车被沈清梧按在马车上亲了一下就跑下去,很纯情的感觉。

沈清梧也想亲近柳应渠但还是不要耽误柳郎赶路了,但要他什么都不做也太亏了。

随便把自己的包袱扔进马车里。

柳应渠坐在宽敞的马车上,还有瓜果和点心在上面,还有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这才是他该过的日子,要是不读书就更好了。

柳应渠移开眼神这才看见马车上多了一个包袱,他手指一顿,无奈的笑了笑。

坐了许久的马车才到了云水县城,李叔把马车直接驾驶到了一座宅子。

“柳公子到了。”李叔叫了一声。

“辛苦李叔了。”柳应渠礼貌的道谢。

“柳公子不用这么客气。”李叔臊了脸,把马牵着去喂水。

“柳公子这间院子有三间房,还有一个浴池,因为少爷很喜欢大的浴池。”李叔解释道。

清梧也太会享受了,好羡慕。

“少爷不喜欢花啊草的,所以这边的院子是空的。”

柳应渠:“……”这不是空的,这是光秃秃的一片。

清梧的喜恶太分明了。

“少爷让我在这陪柳公子逛一逛,柳公子先去书院报道吧。”李叔爽朗的说。

“好。”柳应渠也不矫情拿了刘夫子给他的信去了云水书院

云水书院在当地很出名就在县城里,没跟清水书院一样还藏在山里。

云水书院只接秀才的学生,柳应渠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书生,果然云水书院还是很受欢迎。

排了好长的队,柳应渠也找了个位置老实排队。

在他前面的男子很健谈很快就和柳应渠聊起天来。

“哇,你竟然是清水县城那边的案首,好厉害。”

“我是隔壁一个县城的第三名。”男子叫王灼清。

“我本来不想来读的,可是夫郎把我送来读书了。”王灼清唉声叹气。

柳应渠也生了同病相伶的感觉。

“我也有未婚夫郎的原因。”

柳应渠:“难道王兄也是吃软饭的?”

“何为软饭?”王灼清的娃娃脸有些疑惑。

柳应渠解释了一下。

“那我就是吃软饭的,这个词可真新鲜。”王灼清很高兴。

名不副实

这可不新鲜。

柳应渠麻了。

排队的人一步一步接近,很快就到了王灼清和柳应渠了。王灼清拿出推荐信和自己是第三名的证明,在椅子上坐着的夫子就把他的名字写上划了一个勾。

夫子从早到晚一直接待学生,头也没抬:“名字和名次。”

“柳应渠,清水县城第一名,这是我的推荐信。”柳应渠把推荐信递上去。

夫子抬起头饶有兴趣的看柳应渠,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后面还有很多人等着,把他的名字写上去划了一个勾:“明日来报道。”

柳应渠拿好凭证是一块木牌,这有点类似于以后上学的学生证,他看见不远方王灼清冲他笑着招招手。

“柳兄,这边。”

柳应渠快步走了过去,王灼清也拿着木牌有些忧愁:“我在云水县城还没认识的人,柳兄希望我们能分到一个班,我觉得你很有意思。”

“……”柳应渠自动忽略最后半句话:“你们县的第一和第二名不来云水县城读书吗?”

“他们都去宁阳郡城去了,去郡城里学习比县城里学习要好很多。”王灼清挠挠头。

“云水县城不是出了一个探花吗?”

王灼清:“十二年前的事了,虽然云水县城还有名望还但是抵不过郡城的招生,郡城的待遇也好,我听说还免费给你宅子住。”

云水县城这么多的人竟然还算少了,古代的读书人也多。柳应渠想到刘夫子给自己推荐的云水书院。

或许云水书院有过人之处。

柳应渠和王灼清边走边说。

“柳兄,你住哪?改日我们可以串门。”王灼清的脸很显小,没想到已经二十一岁了。

“我在簪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