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节(2 / 2)

加入书签

竺玉不想选妃害人,可这事不是她随便就能糊弄过去了。

有心往后宫塞人的臣子贼心不死,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折子上奏。

尤其是户部尚书张槐,一天好几封折子,大写特写空置六宫的弊端。

竺玉被逼得焦头烂额。

当天夜里,都察院的人便将张家给围了起来,将张家给翻了个底朝天。

张槐当晚就被下了牢狱。

陆绥历朝历代最年轻的都察御史,这段时日也是威名远扬,听见他的名字都让人闻风丧胆。

这般干脆利落的手法,像是寻仇来的。

谁也不知道张槐是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不好相处的煞神。

都察院主掌监察,权利不小。

刑讯的手段不比另外两司收敛,甚至因为陆家这位新上任不久的佥都御史,名声比起刑部和大理寺,更加闻风丧胆。

偏偏这位佥都御史每次上门的阵仗都像是来抄家一样。

手里拿着不知何时、也不知从哪儿拿到手的罪证,给人定罪,叫人无话可说。

时间一长,便也无人会去招惹他。

好端端的去寻阎王爷的晦气做什么?

即便如此,请旨陛下选秀的还是大有人在,朝堂之上甚至愈演愈烈了起来。

且不说先帝便是因为子嗣单薄,到最后差点就是选无可选,若是新帝底子再差些,怕是真的得请金陵那位小世子来坐这个皇位了。

朝臣未雨绸缪,亦是情有可原。

心里想句大不敬的,若新帝也是个短命鬼,连个子嗣都没有,储君人选不定,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届时打着各种名号谋夺江山的乱臣贼子,师出有名,打起仗来,生灵涂炭,也是罪过。

选妃的折子如雪花似的往金銮殿上飞。

与此同时,都察院也不断的在抓人,今儿有个死谏求陛下开后宫选秀,明儿就能收到全家下狱的风声。

饶是这帮迂腐的老臣再怎么迟钝,一回生二回熟,渐渐也看出来不对劲来。

这位陆大人分明就是不想让皇上选妃,这是要陛下断子绝孙啊!

做法歹毒,其心可诛。

他们心中惶惶,不曾想陆家竟然敢如此胆大包天,连陛下后宫的事宜都要插手,不让选妃,又如何能诞下皇子?往后这江山更是无人继承。

歹毒,歹毒啊。

可他们原也说不得。

既拿不出陆绥公报私仇的证据,二来他也并非冤枉了那些个下狱的大臣,每个罪名都有板上钉钉的证据。

人心慌张,再不敢多言。

生怕下一个就查到自己家的头上来,这位阎王爷可是三更半夜都会带着人来抄家的玉面修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