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6节(2 / 2)

加入书签

也不是为史总督求情,他们只是觉得若是这个口子一开,那今后大盛的官员日日都要陷入恐惧之中。

人力终有穷,人类在天灾跟前太被动了,这样的重罚实在是不妥当。

这么一来,盛鸿仁君、明君的名声要大大的受影响。

面对着两个儿子的疑惑,盛鸿心平气和的与他们解释。

他此次就是要杀鸡儆猴,好让天下官员今后都兢兢业业的给他守护一方安宁。

况且,史总督此次的确不如俞知府做的好,此前俞知府募捐御寒物资,史总督就口头过问了几句,没付出什么实际行动。

此次灭蝗,俞知府自掏腰包设下奖金刺激百姓灭蝗,史总督却是下令号召全体官员百姓一起捕捉蝗虫。

两相对比,史总督凭什么继续占据总督之位?

真以为一个月几千两银子的俸禄是好拿的?

拿了他的血汗钱,那就主动、积极的给百姓办事,给他守护大盛的江山,而不是事到临头了追着天灾的屁股跑。

史总督此次被罚,一点儿都不冤枉。

他怎么不去罚明总督?

人家明总督接到蝗灾的消息,立马研究蝗虫大军的路线,然后从首府赶往大泽府。

其实明总督的行为是有些冒险的,因为明总督很可能会扑空,蝗虫大军完全不可控,路线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但收到消息之后,明总督还是千里迢迢赶往了原河省和东山省的边界。

明总督宁肯白跑一趟,也不愿意坐在首府焦急的、被动的等待消息。

若史总督跟明总督一样,接到蝗灾的消息之后,立马赶赴灾区,积极组织百姓救灾,而不是坐在总督府发布一道道的命令,那他何至于将这位三省总督的脸面给丢到地上摩擦?

史总督被降职,这是史总督自己找的!

还有,他此次又不是只罚人不赏人,干嘛只记着史总督不看看俞知府?

除了俞知府,还有田知府以及好几位地方知县,这些人将来都是要升官的。

怎么不看看这些人的飞升啊?

他也表扬了明总督,赏了明总督三个月俸禄——这种品级的大官,他也只能赏金银了。

只瞧得见史总督跌跟头,看不见俞知府等人的飞升,这心态很有问题啊。

是不是在心虚?

若不是心虚,那心里害怕什么?

他又不是真的不讲道理。

只要真心治灾救民,他肯定会奖赏的。

以他看来,大盛官员的日子太舒服了,拿着高俸禄,掌握着一地大权,过的比他这个皇帝都滋润。

他一大把年纪了,每日还从睁眼忙到天黑呢,地方官凭什么比他过的舒坦?

怎么着,他宵衣旰食、夙兴夜寐的处理政务,费尽心思充盈私库,其实是在为这帮官员打工?

他身为皇帝累出病来,这帮官员却是舒舒服服的在地方当土皇帝?

想得美!

今后就该出台一项专门针对各级官员的追责制度,好叫这帮官员把心思都放在做官上。

不想为官,那可以给他递辞呈,他保证一个都不挽留。

天下想做官、能做官的人才多的是,不想干那就麻溜滚蛋。

盛鸿这一番话语,让七皇子和四皇子有些羞愧,两人赶紧认错。

他们只担心天下官员今后会惶惶不安,却忽视了他们老父亲的付出,是他们错了。

恰好当时黎荞坐在屏风之后批阅奏折,将盛鸿这番话听入耳中,他无比想为盛鸿点赞。

是这个理儿,盛鸿贵为皇帝,本该享尽人间富贵,结果盛鸿累死累活维护大盛江山,还高薪养廉,但很多官员却是不办实事拿着盛鸿的银子吃吃喝喝,盛鸿完全就是冤大头嘛。

若是在太平年间,那盛鸿或许忍了。

但今后十余年可是天灾不断。

唯有这样的重罚,才能让各地的地方官都重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