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节(1 / 2)

加入书签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相聚,分别,再相聚后分别已经是常态。

生活继续,农人为新一年的春耕做准备。

元宵节隔天,唐启阳载晓雯和唐振青九人去沪市。

两天后,小六上学,继续早出晚归的日子。

这天晚上,小六上楼睡沉,徐兰拿手电筒进后院暖棚,反关上门,来到一小片空地。

她取出一颗桃核埋在土里,然后催生到自己肩膀高,然后拿出剪刀把小枝条都剪下收进空间。

这棵桃核也是水蜜桃,但它是脆桃,徐兰剪完小枝条继续催生出小枝条再剪,不断循环,等空间里差不多没有空位便停下。

随后拿出工兵铲把桃树挖起收进空间,把这片地平整后回前面洗洗休息。

第二天一早,小六吃完饭后去上学,徐兰把家里收拾干净后用两个干净麻袋装昨晚剪的桃树枝,提两个麻袋和一个小竹篓上吉普车,开去农场。

徐兰直接把车开到晒场,提两个麻袋和小竹篓进一个大棚,她先从麻袋扒出一些桃树枝,剪和削成能嫁接的小枝桠,放进小竹篓。

等削有半篓小枝桠后她开始快速嫁接,两个麻袋的桃枝用完,这个棚子的果苗只嫁接约八分之一。

徐兰忙完这事差不多到中午,午饭她在竹楼随便做点吃的,然后去办公室,快一点接到唐启阳的电话,两人说一会话挂下。

徐兰从办公室出来,去菜窖拿个大竹筐去桃树林剪能嫁接的小枝,光秃秃的桃树容易剪枝。

她剪一筐后进另一个大棚里修枝然后嫁接。

傍晚回家做饭等小六回来吃饭。

农场的员工们现在各司其职,不用他们随时安排工作。

晚上小六睡下后徐兰继续催生脆桃桃树枝剪下收起,第二天白天嫁接,这样过了十天,两个大棚的果苗全部嫁接完成。

种在露天的果苗也可以嫁接了,但现在天气还比较冷,还不能干。

徐兰转忙其他事,隔壁镇牛市开市时她和江建华开小货车去找买小黄牛崽,他们从头到尾把牛市转一遍,买到三只黄牛崽回农场放前山上。

过两天龙抬头,气温还有点低,还不能种玉米,这时传来杀四个人的王福被判极刑。

徐兰心里没有什么想法,有人说他有些可怜。

可怜赌徒?讲笑话吧。

又过五六天,植树节前两天,气温有所回升后开始种玉米。

农场今年种植还和去年一样,徐兰在农产店张贴招七八个短工,午后不久,江建华开货车送来六个人。

这些人虽然不是种田能手,但会点玉米,施肥,掩土就行。

年后秀玲回来上班,两家店也没什么生意,江建华留在农场一起种玉米,傍晚吃饭后再回城,六个短工安置在一楼一房间里,有两人和凌国丰一起住。

三天后,农场玉米种完,这时还不能插秧,陈小红他们调休回家忙活,包括江建华也调休回家忙两天。

杏花开得灿烂,只是徐兰每年都看,时间长了她没什么感觉,后山左边自然水溪边长出来的蕨菜,还有嫩生生的野葱更能吸引人。

只有吃几回后感觉也就那样吧,这天中午徐兰和唐启阳通电话时说:“你不在,感觉野葱肉馅饺子没那么香。”

唐启阳在电话里笑说:“明天我再安排一件事,后天我就能回家,差不多能插秧了吧。”

徐兰回:“差不多,你回来就插秧,后天晚上想吃什么?”

唐启阳:“你做的我都喜欢。”

徐兰微笑:“那就做饺子。”

“……”

唐启阳回来当天下着小雨,他到县城等小六放学接他一起回家。

他们回到家洗手便能吃饭,夫妻俩和往常一样边吃边谈各自忙的事。

饭吃到尾声,徐兰吃饱放下筷子说:“我们原本打算培养齐晓去沪市主管那边,但任健是正式工,不好办。”

唐启阳想想说:“让江建华和秀莲去,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我们单独用的停车场后面正准备起一排员工宿舍,一楼有五套两房套间,二楼是十个房间。”

徐兰:“我先和齐晓谈谈。”

变动

夫妻俩聚两天, 插完秧,唐启阳在县城张贴招短工栽桃树苗。

徐兰一早开车去徽州,到惠悦商城, 提一麻袋野菜和一些肉蛋上楼进晓语住的房子,看过小松儿, 和叶芳说一会话, 中午载齐晓去饭店吃饭。

两人吃完饭, 徐兰和齐晓说:“我以前和你说过, 将来让你去沪市主管, 现在那边商场装修,宿舍楼也在建中,我们打算自己开一家服装批发店和农产批发店, 端午节差不多可以开业,想问问你真实想法?”

齐晓思考一下问:“那是不是还招人?”

徐兰意外齐晓没有犹豫和拒绝,回:“要招, 这边去两三个人管理, 一般的营业员在当地招。”

她接着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