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节(1 / 2)

加入书签

徐兰见她们聊天便出厨房,踩三轮车去菜地拔一些大白菜和白萝卜,回来再从菜窖装一筐土豆运到厨房。

白萝卜放羊汤里一起炖,大白菜和土豆清炒。

很多中年人为给儿子娶媳妇省吃喝,平时饭菜油水不多。

中午打饭后又吃到油水足的饭菜,喝到暖呼好喝的羊汤。

下午干活时,有人和唐启阳说:“唐三,这回干活干到年底吧。”

唐启阳说:“年底我们很忙,到时我看着安排,能多做几天就多做几天。”

问的人也知道年底唐启阳家的店铺生意很好,很忙,虽然失望但没有再问。

农场开工两天后是元旦,元旦这天小五没有回来,农场继续干活,早上徐兰进城,带回农场十几斤带皮的黑山羊肉,三斤肥猪肉,几大块猪骨。

大厨房中午吃羊肉炖萝卜,煎黄的肥肉片炒焖土豆,炒白菜,骨头汤。

午后徐兰在宿舍二楼称出五份十斤的棉花,加五份两斤的红枣,发给吴婶五人的过节礼。

随后搬两袋各约三十斤的棉花放进面包车,车里有六匹棉布,这棉布批发来便宜,没有花几个钱。

徐兰开车进城,把棉花和布匹送给福利院,交给姓陈大姐后说:“这些给孩子们做一身棉衣,劳你们费心找人帮忙做。”

陈大姐非常感激说:“孩子们正缺保暖衣服,杨主任正愁着呢,谢谢,谢谢徐同志!”

徐同志和唐同志真是菩萨心肠,一年给福利院捐很多次东西。

徐兰不喜欢说客气来客气去的话,微笑说:“不客气,我走了。”

“哎,徐同志慢走!”

徐兰从福利院回家后便开始做饭,多炖一些带皮的羊肉,纯炖羊肉不放配菜。

傍晚她给小五送去半饭盒,回家再吃饭,炖烂的羊肉配着香气十足的晚稻碾的大米饭,好吃得不行。

小六连吃两碗饭后说:“四姐肯定很想家里的饭菜。”

徐兰:“快期末考试放寒假,她们回来再炖。”

小六咽下嘴里的饭问:“妈,什么时候杀黄牛?”

徐兰:“小年以后吧。”

唐启阳说他:“脑子里全掂记吃的,快考试了,你复习得怎么样?”

小六心里翻白眼,平时提牛肉最多的人是老爸,自己提一回就被说,双标!

小六心里吐槽,嘴上老实回答:“都复习了,爸,我如果考第一名,有什么奖励?”

唐启阳利落说:“十块钱。”

唐启阳带五十多人用四天时间清理出两米宽的隔离火墙, 隔离出来的面积约有一百亩。

隔离火墙清理好后风不大,唐启阳便在早上点火烧荒,冬季大部份植物枯萎, 在几个地方点火,火势很快烧旺。

唐启阳安排五个人在安全的地方监测, 自己沿着隔离火墙慢走, 暗中控制火异能烧大量顽固的草根, 草根不多的地方控制异能变成火网烧。

午饭时烧荒还没完, 火没有完全熄灭, 看火的六个人不能离开。

徐兰和陈小红用大饭盒打饭,唐启阳从广州买来不少加大的铝饭盒,需要用的时候方便, 这就用上了。

她们用罐子装汤放面包车上,徐兰开到水田边,和陈小红提过去分给他们。

徐兰分饭盒给人后沿着隔离火墙走过去看, 靠近烧荒的地, 温度变高, 人感到暖和,大部份小植物烧成灰烬, 比较大棵的植物主干没有烧透, 冒着烟。

植物烧后露出真实的地形,一眼看过去, 地面上上下下很不平整, 要修整成梯田状还要费一番功夫。

过两天, 几十号人平整出有点落差的三块比较大的地, 唐启阳搬来两个曲辕犁, 牵来大黄和小黄翻地。

大黄和小黄壮硕, 皮毛油光水滑,大家看到这两头牛眼睛一亮,他们从来没有见养这么好的黄牛。

大家都是庄稼汉,看这么健壮的牛忍不住喜爱,不少人来摸几把,羡慕和唐启阳说:“唐三,这牛养得真好。”

唐启阳笑说:“前面山种的苜蓿好,小六还常喂它们黄豆,去年种的黄豆差不多有一半进这两只的肚子。”

唐启凡边给小黄套上犁套边说:“你也由着小六。”

唐启阳说:“没事,吃就吃吧,吃得多拉得多,牛粪多,发酵肥便多。”

二队一个中年人说:“还是发酵肥好,种花生的地我买化肥放两年,感觉土变硬了。”

“我家的也是这样,明年想买一头牛,能耕地又有牛粪。”

“对啊。”

“……”

不少人谈论计划要买牛,唐启阳心想开春时自己陆续买回来八只黄牛崽子,养到现在已经能耕地。

年底杀一头公牛,其他的本想用来繁殖,但可以卖四头,留一公两母养大成年后生牛崽,明年再从牲口市买牛崽子补充。

于是唐启阳和大家说:“我前山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