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节(1 / 2)

加入书签

小六和爸爸撒娇:“嗯,爸,一节课不讲话好难受。”

“难受也要忍着。”

“可是别人讲话。”

“别人是别人,你不要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

“……”

小六到大厨房门口就喊:“妈,妈。”

徐兰转头笑:“回来了,洗手先吃两个桃酥。”

“好”,小六应声一一叫厨房里的人,然后把书包放在一个凳子上,出去洗手从妈妈手里接过桃酥说:“妈,上一节课好久,不说话难受。”

徐兰从一边一个篮子里拿出一条干净的小毛巾给他擦脑门上的汗说:“难受也得忍,你要慢慢习惯,相信你可以。”

孩子就算小也要有自制力。

小六知道在有些事上不能和爸妈讨价还价,咬一口桃酥点头。

午后阳光太热,徐兰开车送小六到学校岔口让他下车去学校,她再向前开七八米在大队部前调头回农场。

徐兰回到农场,和王秋花还有何春梅扛锄头去整理池塘之间开出来的地,池塘不都是挨在一起,中间隔着些地。

整理好后准备多种大白菜和青白萝卜。

王秋花和何春梅两人有了儿媳妇,她们轻闲不少,徐兰请两人留下帮忙。

三人边走边说话,徐兰和她们说:“秋花嫂子,何大姐,前面山上养两百多只鸡,第一批下蛋量开始变多,我想和你们合作卖茶叶蛋,农忙的时候就停,你们做不做?”

鸡蛋批发价格比较低,批发出去太不划算,不如和两人合作做茶叶蛋卖,让她们两家也挣到钱。

王秋花和何春梅心动,要说以前让她们去做生意是不敢的,但她们卖几年棉花和一年花生,卖东西熟练了。

小兰做的茶叶蛋她们尝过,比街上卖的好吃很多。

王秋花问她:“怎么合作?”

徐兰说:“我教你们做茶叶蛋,鸡蛋按批发价给你们,你们在我家店铺后面厨房做好,拉去农贸市场或汽车站卖,我分两成利润,里面包含茶叶蛋方子和厨房费用。”

王秋花马上说:“你分两成利润太少。”

何春梅也说:“是太少。”

徐兰说:“两成就够,利润我们只收两年,到时你们去徽州或市里开店,帮我们大量销鸡蛋,这样省得我们再费精力卖鸡蛋。”

王秋花和何春梅都明白小兰养的鸡特别好,鸡蛋比一般的大个,吃起来比一般鸡蛋香,根本不怕卖不出去。

她这么做是想带她们两家挣钱。

两人心里感激,王秋花笑说:“去市里和徽州想都不敢想。”

何春梅说:“在县城卖已经不错。”

徐兰:“要敢想,县城人数差不多是固定的,徽州就不一样,是旅游区,流动人比较多。”

王秋花和何春梅本来就被徐兰说动,听这话更觉得卖茶叶蛋前景广阔,两人心里蠢蠢欲动。

王秋花想想自家还有四个孩子没结婚,很快决定:“我做!”

何春梅想到兴宇很佩服他启阳叔,常说他启阳叔脑子好,眼光精准,于是说:“我也做。”

家里虽然还有一些钱,但以后兴宇和秋叶结婚要用钱,老大以后多生一两个孩子要交超生款,这就差不多用完,秋宜和将来的孙子孙女还要不少钱读书。

徐兰:“行,你们晚上来我家,我说你们上手做,明天中午干活的人一个茶叶蛋,看大家反响。”

王秋花心里激荡:“好!”

何春梅:“好。”

做茶叶蛋配好料后非常简单,晚上王秋花和何春梅来到徐兰家,按她说的做,把一百多个泡约半小时的鸡蛋放大锅里煮熟,捞进凉水里。

轻敲鸡蛋壳出裂缝,放进大锅,按徐兰说的加盐、酱油,五香配料,小把茶叶,一小把葱白一起小火煮半个多小时,熄火浸泡到明天。

王秋花和何春梅做一趟下来感觉还挺简单,心里充满信心。

第二天中午干活的人吃过茶叶蛋都说很好吃,两人信心更足。

两天后王秋花和何春梅从大厨房退出去县城卖茶叶蛋。

大厨房补充进来两人,一个桂花婶子,一个是唐启年的媳妇黄桂香,两人做事也麻利干净。

这回干活十三天,十三日傍晚停工,王秋花和何春梅已经卖七八天的茶叶蛋,生意非常好,她们没想到这么挣钱,地里的活都不想干了。

但没办法,队里集体的活一定要干,自家的地也要忙。

十四日周六,徐兰和唐启阳都不出门,在家搭暖棚和顶棚,竹篾他们和队里人订新的,塑料也换成新的。

晓雯午后两点多回到家,在后院找到爸妈,高兴喊:“爸,妈。”

唐启阳“嗯”一声。

徐兰在竹架上铺竹篾,向下看:“回来了。”

“嗯”,晓雯应声走到妈妈架子旁边说:“我去过农场你们不在我才回来。”

徐兰继续绑着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