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2节(1 / 2)

加入书签

卢队长站起来指着办公室对面说:“坐”,随即问他:“喝茶吗?”

唐启阳继续走边说:“不用,水也不用。”

两人面对面坐下,唐启阳直接说明来意:“大队长,我想承包小石山南面的两个山头和山边周围的地。”

卢队长很惊讶:“那两个山头是不高,但碎石很多,特别是前面那个,你承包做什么?”

唐启阳回答:“建农场,前面那个山头养猪养鸡养羊,两山之前挖池塘,后面比较大的山种果树。”

卢大队长问他:“你不是种了好几亩果树了吗?”

唐启阳笑说:“那点不够,我想多种,卖向大城市。”

卢大队长心跳稍微加快,他稳一稳心神说:“那要投入很多钱,费很多时间。”

唐启阳收敛脸上的微笑说:“所以我想承包年份长一些,大队长,荒山荒地能承包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卢大队长回:“荒山荒地怎么承包,我也不清楚,不过你确定承包,我就上报领导,看领导们怎么决定。”

唐启阳肯定说:“我很确定要承包。”

卢队长见他说得肯定,问他:“你想好了没?水果种太多,卖不出去怎么办?水果又不像棉花,能存放很久。”

唐启阳回:“大队长,我考虑很清楚,棉被能用很多年,水果吃了就没,是高消耗品,而且,我也不全种水果。”

卢队长严肃问唐启阳:“你真想好了,真不怕投入的钱打水漂?”

唐启阳认真回答:“想好了!”

卢队长见唐启阳说得认真,不再劝,爽快说:“行,明天我就去和领导报告。”

唐启阳微笑:“麻烦大队长。”

卢大队长脸上露出笑,气氛变轻轻:“这是我的工作,不过你小子胆子真大!”

唐启阳笑说:“有句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卢大队感慨说:“话是这么说,但想胆子大,难!”

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没有见识,更没有胆子。

唐启阳两口子和孩子认字,一直坚持读书和看报纸的是异数,以前还有人因此背后嘲笑他们两个,现在……

唐启阳:“是很难,大队长,我回去了,不打扰你工作。”

“行。”

唐启阳回到家,徐兰和小六没在家,提出一袋花生绑自行车后座,出大门锁上,出发去县城。

花生晒干后带壳平均亩产两百八十斤上下,没有肥料,就算种子好产量也一般,今年花生米价格是一块二,带壳的是一块。

今年盛家兄弟还没来,花生先在店里零卖。

唐启阳载着花生到店中间门店门口,现在中间店铺专卖农产品,右边专门店卖服装。

左边门店唐启凡三兄弟合租,卖竹编和其他,他们从广州拿回的录音机早已经卖完。

唐兴方笑迎出来:“启阳叔。”

唐启阳停自行车问他:“这几天怎么样?”

唐兴方解开绑花生袋的绳子说:“很不错,厚的衣服开始好卖。”

“你家的棉花卖得怎么样?”

“一块一批出大半,剩不多。”

“……”。

唐启阳在店铺呆一会,去农贸买点肉回家。

徐兰提篓子带小六从山边往家里走,在王秋花家下面碰到她和何春梅在说话,她微笑打招呼:“秋花嫂子,何大姐。”

小六礼貌喊:“秋花伯母,何大妈。”

“哎”,王秋花和何春梅笑应。

王秋花看她篮子里的野葱说:“现在野葱很老吧。”

徐兰说:“是比较老,中午做盒子,加点调味。”

何春梅笑说:“你还真喜欢研究做吃的。”

徐兰微笑回:“我们家是比较喜欢吃。”

王秋花犹豫一下和徐兰说:“小兰,我想和你买些花生种子,明年也想种点。”

何春梅脸上不好意思,声音稍低:“我家也想种一些。”

他们明年要种花生,徐兰一点也不意外,今年棉花价格低,大家担心明年的价格更低,估计明年没什么人种。

现在花生价格和棉花差不多,相同的地产量差不多,但它是吃的,容易卖掉。

不止他们两家,估计明年半山大队各家承包的地都会种上花生。

徐兰心里没有一点不舒服,爽快说:“可以,要多少我给你们留着,我家有地窖存放,明年快种时你们再去我家买。”

王秋花和何春梅听了高兴,两人相继道谢。

徐兰微笑回:“不用客气。”

王秋花说:“我们跟着种花生,还担心你们不高兴。”

徐兰说:“这没什么,种什么是你们的自由,你们不种,别人也种。”

小六拉着妈妈的手几回,徐兰和她们笑说:“小六催我回家,你们要多少种子?”

王秋花忙说:“我家种十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