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节(1 / 2)

加入书签

棉花是唐启阳带头种的,陆续有人来问他:“启阳,你改种果树和花生,是不是报纸上有什么消息?”

“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

对这些问题,唐启阳基本上都回答:“没有,我家劳力少,种果树好管理。”

别人听了不信,觉得他藏着掖着,决定也去买报纸来看或去城里打听消息。

唐启阳不用猜都知道他们想什么,并不在意,看距离后挖起果树坑,果树坑要挖六十厘米深,直径半米。

他先把表层土挖到一边,下面的硬土挖起来另放一边,一个果树坑挖好,他把表层土填进坑里,再从周围铲一些表层土把坑填到八分满,最后将挖出来的硬土铺在挖去的表层上。

这样挖一个果树坑还挺费时间,如果他不起暗中松下面的硬土挖得容易,速度会更慢。

小六午觉睡醒,徐兰交待晓岱学习,带小六去坡地和唐启阳一起挖。

小六和差不多大的小伙伴在坡地奔跑“嗷嗷”叫嚷,四点多唐启阳带他回家做饭时他喊肚子饿走不动,只好背他回去。

小六在爸爸背后叽叽喳喳地说话,唐启阳耐心回答他的问题。

大家见唐启阳又带孩子回家做饭,见怪不怪,现在居然觉得正常。

唐启阳在回去前已经把划出来挖坑的位置松土,所以徐兰挖起来也很快。

次日早,唐启阳驮一百斤棉花进城,拿放店铺里三十斤的棉花去摆摊,当天零卖出去五斤,批出一百斤。

第三天他同样驮一百斤进城,他提二十多斤棉花刚到农贸市场摆摊,又见盛家兄弟,两人又和他要二百斤。

唐启阳踩自行车回家拉来一百斤,双方在店铺交易完成后,唐启阳问他们:“你们从哪儿来?以后还要吗?”

年纪比较大的微笑说:“徽州,目前还要,你家还有多少棉花?”

唐启阳微笑说:“两千出头。”

这人笑说:“我们可以长时间合作,我是盛国栋”,他指着身边人:“家弟盛国梁。”

唐启阳笑说:“两位名字大气,我是唐启阳。”

盛国栋笑:“幸会,幸会,唐兄弟不嫌弃,中午一起吃顿饭如何?”

唐启阳爽快应:“行,我是本地人这顿我请,尽地主之谊。”

盛国栋没有推辞,爽快说:“下回唐兄弟去徽州,轮到我们兄弟尽地主之谊。”

唐启阳:“好!”

午后唐启阳美滋滋回到家,停放自行车进堂屋,徐兰给他倒茶:“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

唐启阳喝口茶笑说:“今天和盛家兄弟正式认识,他们比我小,两人都赞我年轻。”

徐兰说他:“人家一恭维,看把你美的!”

唐启阳喜滋滋亲她一口:“我确实是比他们大几岁,看着比他们年轻好几岁。”

徐兰想给他白眼:“你飘了,这不是正常的吗?”

唐启阳笑:“知道正常,但还是高兴,对了,现在街上穿衣服有很多颜色和不同的款式,写信寄钱给老二,叫她放寒假给你买两件大衣,皮鞋和衣服,你穿好点。”

徐兰想想说:“全家都买吧,我写信,叫她买了寄回来。”

也行,家里不差这点钱,唐启阳应:“行,哦,对了,盛家兄弟以后隔三天来批两百斤棉花,大概要一千六七百斤,我说明年会种五亩花生,他们表示明年会来看看。”

“他们要的数量真不少,看来他们生意做得不错。”

“嗯,他们祖上就是做生意的。”

“家族遗传的基因强大。”

“是啊。”

“……”。

隔天,唐启阳去卖棉花是顺便给晓语寄信寄钱。

过两天,徐兰带晓岱去拆石膏,拆完医院检查后说:“恢复很好,但还是不能太用力,等两个月骨头长结实才行。”

徐兰看向晓岱:“听清楚了吗?”

晓岱点头:“听清楚,妈,我会小心的。”

徐兰看向医生道谢:“谢谢医生。”

医生微笑回:“不客气。”

当天下午,徐兰送晓岱去学校,她可能在家呆闷了,进学校时高高兴兴。

第二天队里就开始收秋玉米,徐兰不上工,边看小六做家务,给负责铡玉米杆的唐启阳送饭。

大家忙活五天,秋玉米收完,接着是全力脱粒,种子晾晒干入大队的仓库,代表一年的农事完成。

这期间唐启阳又去关照那五个混混两回。

◎接下来半个月,唐启阳上午卖棉花,下午挖果树坑,顺便挖红薯挑回◎

被唐启阳关照三次的五个混混苦不堪言, 被打时看不到人,不仅被打时痛死了,痛几天消下去又被打, 然后刚好又被打,他的, 到底是谁打他们?

他们结仇的人多, 猜来猜去猜不出是谁在报复。

接下来半个月, 唐启阳上午卖棉花, 下午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