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节(1 / 2)

加入书签

兴和以前爱玩不爱学习, 这个男人常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

自己之前确实是这样,唐启明无话可说。

齐惠芳觉得自己婆婆厉害, 居然敢呸公公。

徐兰和唐启阳种完黄豆种棉花, 这两样都没有肥料放, 两人干活速度更快。

小六醒后又继续在地里玩。

徐兰和唐启阳说:“在边上搭个棚子吧。”

家里人手不足, 将来还会常带小六来地里干活。

现在阳光还不热, 以后阳光热小六在棚子下玩。

唐启阳笑说:“我也有这想法。”

五点出头, 夫妻俩种下一亩多棉花后收拾东西,掐一些嫩生生的苜蓿放竹篓里,带小六回家。

路上碰到的人都问他们:“怎么回去这么早?”

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唐启阳说:“不早了,早上天刚亮我就来了,累得不行,干下去我怕猝死。”

也有不少人是天刚亮就来的,不停地干一天活也累得不行,听唐启阳的话干脆回家,猝死太不值。

晚上徐兰一家还是吃包子,晓岱和晓雯挖几样野菜清炒,又炒苜蓿,就着包子吃。

再一天徐兰同样中午背小六给唐启阳做饭,下午一起干到五点出头回家。

第三天早上唐启凡唐启业兄弟和唐兴方来帮忙。

徐兰中午给他们送腊肉竹笋蘑菇馅的二合面包子,一篓包子够四个大男人吃饱。

唐兴方吃饱抹嘴说:“启阳叔,三婶,以后你们家忙不过来就叫我。”

唐启业笑:“你是还想吃包子吧。”

唐兴方反问:“你不想吃?”

唐启业说:“想”,他转头和徐兰说:“三嫂,你去卖包子肯定好卖。”

徐兰说:“这包子馅用料比街上买的贵三倍,卖贵三倍,没有人会买的。”

唐兴业:“也是,舍不得买。”

他心想自家种五亩棉花,如果亩产能有五六十斤,去棉籽后收入能上七百元,自己就舍得买贵三倍的包子。

有三个人来帮忙,又用一天种完棉花,红薯藤还没长长,过段时间才能种。

种完棉花,徐兰终于抽出空进山喂鱼,捡鸡蛋鸭蛋催生苜蓿。

唐启阳在家带小六,有空时编竹篾,砍几根竹子截断绑成捆。

徐兰不进山时他扛竹竿提竹篾去坡地搭棚子。

随后唐启阳抽空去县城找人修整县里店铺的房顶木头,瓦片。

忙碌间他们没有时间关注棉花的出苗情况,是常去看的唐启凡来和唐启阳说:“棉花出苗挺整齐。”

唐启阳高兴说:“那挺好,我搭棚子时还没有出苗。”

唐启凡笑说:“之前说风凉话的人看我们种出来又眼红了。”

唐启阳:“管他们,只要不使坏就好。”

唐启凡:“他们不敢。”

唐启阳和他说:“不好说,有时嫉妒能使人疯狂。”

“这才是苗子。”

“……”。

第二天唐启阳抽空带镰刀和竹筐去坡地看了看,棉花和花生黄豆出苗情况都挺好,只是又长出一些杂草。

他转一圈,割一筐苜蓿提回家喂猪,这可比打的猪草好。

晓风三个周末回来,唐启阳周六做饺子,周日做包子,下午给她们带包子去晚上再吃一顿。

徐兰问她们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她们都说挺好,徐兰注意她们脸上的神情不是在说谎。

小四七月考初中,这个学期开学后她学习很自觉,徐兰和唐启阳偶尔过问。

小四认真学习的模样带动小五,小五学习也更认真。

今年种苜蓿,两人去打猪草的次数变少,学习的时间变多。

天气渐热,红薯藤长够长,剪下种植,稻田里拔草,给玉米培土,稻田和玉米事关一家子口粮,不可能不用心。

再给自家承包的地拔草,虽然不是农忙,大家也天天忙忙碌碌。

端午节前十天,拉几个月电线,拉线入户,安装电表,各家买电灯装上的半山大队终于能通电。

晚上天快黑,晓岱和晓雯激动拉下电线,开关“啪”的一声电灯马上亮。

唐启阳买的灯泡瓦数高,屋瞬间白光明亮,不是晕黄。

晓岱和晓雯激动尖叫:“啊啊,亮了,亮了,好亮!”

小六跟着她们大叫:“亮!”

徐兰和唐启阳也很高兴,脸上露出笑容,他们真受够昏暗和煤油灯和蜡烛,风一吹火光晃来晃去,还容易被吹灭。

晓岱和晓雯在家激动转几圈又跑出去,小六拉爸爸的手:“走。”

唐启阳抱起他想亲:“走。”

小六嫌弃向后仰:“扎。”

“嫌弃爸爸”,唐启阳笑拍他屁股带他出门去玩,徐兰笑笑拿衣服去洗澡。

徐兰刚洗好澡出来,纪凤英来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