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节(1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是理性的人,孩子出生后他们在生活和教育上将会一视同仁,偏心偏袒可能会有一点,但不会多。

徐兰能感觉孩子很健康,加上现在医院的产检条件简陋,他们就没有去医院产检。

她感受一会胎动继续薅榆钱,薅光五棵树放满两小筐,最后一棵留明后天吃。

徐兰两手提两小筐榆钱到井边清洗,用篮子装出中午和晚上吃的,其余在筛子里铺开晾晒。

春天的食材鲜嫩,什么都好吃。

十点出头,唐启阳提一个篓子和一个袋子走进半山大队,在大队部门口正巧碰上从水田回来的两个专家,两个专家挽的裤子还没放下,上面有泥点。

唐启阳笑和他们打招呼:“张专家,钱专家,下田回来啊。”

两个专家笑笑,他们因为番茄和土豆找过唐启阳,认识他,张专家回道:“是,老乡这是上街回来?”

唐启阳笑笑说:“是,我去找买点肉”,他像想起什么似的说:“我今天碰到以前买番茄种子和土豆种子的人,他卖葡萄苗,我和他买八棵,我问他是哪里的,人家不愿意说。”

两个专家听了精神一振,番茄和土豆种子省农科院经过几次种植,证明是好品种,他们也按唐启阳形容那人的样子去找人,但都没找到。

葡萄虽然不是粮食,但国内好品种的水果少。

两个专家同时问:“我们能看看葡萄苗吗?”

“当然可以”,唐启阳放下背篓,把放上面的两扎红薯粉条拿出来说:“你们看。”

两个专家见红薯粉条有些意外,这东西在南方不好买,不过他们的注意力马上回到竹篓里的葡萄苗。

两人各拿起一棵端详一会,张专家说:“和一般的葡萄苗一样,看不出特别。”

他看向唐启阳问:“老乡,那人说这是什么葡萄?他只卖葡萄苗?”

唐启阳脸上认真:“只卖葡萄苗,他说这葡萄比一般葡萄大个,也甜一些,我家只种两棵,多的两位专家拿去。”

这样也行,钱专家问他:“多少钱一棵?我们和你买。”

唐启阳踌躇一下说:“好吧,五角一棵。”

一会,唐启阳提着东西继续回家。

徐兰见唐启阳这回买到红薯粉条非常高兴,这东西真难买,他们又不会做。

她拿起粉条和唐启阳说:“中午吃蚂蚁上树。”

晓雯上学后她从空间拿出东西很方便。

唐启阳笑看她的肚子应:“好,小家伙闹你了吗?”

徐兰说:“刚才薅榆钱时动了动。”

唐启阳:“我去洗洗手。”

“嗯。”

夫妻俩隔着肚皮摸孩子温存一下去收拾东西,徐兰拿出约一斤新鲜瘦肉和一条五花肉。

随后两人拿两棵葡萄苗到晓风她们的房间前面种下。

葡萄种下,唐启阳用早准备的碗口粗的木桩快速立柱,用竹竿在上面搭架,徐兰给他递东西。

晓风五姐妹放学回来见爸妈在搭架,叫他们后问:“爸妈,这是做什么?”

徐兰回:“你们爸买到两棵葡萄种下,我们在搭葡萄架,一会就好。”

“哦”,葡萄好吃,晓风高兴几个哦一声,回房间放下书包出来分开去忙。

唐启阳两三下搭好葡萄架,进厨房做菜。

中午主食是二米饭,唐启阳做蚂蚁上树,用榆钱煎不少鸡蛋饼,晶莹剔透的五花腊肉片炒鲜笋,凉拌马齿苋。

蚂蚁上树这菜晓风五姐妹在菜谱里看到过,这是第一次吃,都觉得好吃,不过见妈妈也喜欢,吃的时候克制,吃其它菜。

徐兰实在想念粉条的味道,馋得不行,接受唐启阳和孩子们的好意,一个人差不多吃掉一半。

下午唐启阳去打石头拉两车石头,他负责的部份要拉十车,还远远不够。

晚上满足吃一顿榆钱饼。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和唐启阳又拿手电筒到后院,把红薯藤剪下一轮。

这些不够用,徐兰把红薯藤催生长条,唐启阳在后面剪下,催生两轮看差不多能扦插山里的地三分之二,两人就停手。

将红薯藤提到前面,夫妻俩快手把红薯藤剪小节,放进大麻袋里,装差不多两个麻袋。

第二天天刚亮,唐启阳就用锄头挑两麻袋红薯藤进山培土玉米,在玉米植株间扦插红薯藤。

在家的徐兰不去上工,给孩子们修改和做夏天的衣服,忙累了上二楼躺在躺椅看前面的风景。

生活虽然琐碎又无聊,但他们很满意。

随后两三天,唐启阳给老爷子拉够石头,做一些泥砖,接着是队里培土玉米。

队里的玉米培土,徐兰也去上工,大家看她挺出的肚子,心里暗猜她会生女儿还是儿子。

徐兰对这些眼神很不喜,但也不好一直不出门,只能尽量忽略。

玉米培完土两天后傍晚下工后,唐启明招集各家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