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7节(1 / 2)

加入书签

徐兰放慢脚步问她们:“你们怎么下来了?”

晓岱嘴快问:“妈,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是担心自己啊,徐兰微笑说:“今天山里事多,走,回去吃饭。”

她们知道爸妈在山里种东西,没有再问。

晓雯跟在妈妈后面叽喳报告:“妈,我今天自己在家,在菜地里拔草,傍晚和姐姐们去打猪草。”

“挺好。”

“……”。

她们踏进院子,唐启阳边帮徐兰把竹筐放下边问:“今天怎么这么晚?”

徐兰和他说:“今天事多。”

“洗手吃饭”,唐启阳说这话后把竹筐提去柴房放。

晚一些,一家七口坐下来吃饭,边吃边说说话,场面温馨。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在院子里把小竹笋放出来,夫妻俩快速把竹笋横着装大麻袋里,装满满的五个麻袋。

次日早,晓风五姐妹起床出来就见五个大麻袋,扒开麻袋口看,见是小竹笋就知道昨晚爸妈又干活。

忙活一阵,一家人吃过早饭,孩子们去上学,唐启阳去上工,徐兰带着晓雯剥小竹笋皮,她用菜刀快速竖着划一刀把小竹笋放一边。

晓雯坐小凳子上剥开笋皮,接触笋皮手会痒,但小家伙没有喊痒,认认真真地和妈妈一起干活。

她边剥笋皮边和妈妈说话:“妈,草莓苗长高了。”

徐兰应:“嗯,到五月能开花。”

“妈,大姐说过几天就能吃榆钱饼。”

“是差不多。”

“妈,桃子长得慢。”

“还行吧,你只关注吃的,你喜欢画画还是写毛笔字?”

都不喜欢,晓雯问妈妈:“妈,一定要学吗?”

徐兰:“学一样吧。”

晓雯想了想说:“那…,写毛字!”,三姐画好长时间才画出一副画,还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都没有时间玩,大姐和二姐、四姐只写毛笔字。

这孩子和小四一样,对读书写字没有热情,和她们的三个姐姐完全不同。

徐兰和她说:“今天就开始写毛笔字,傍晚和姐姐们打猪草回来后和她们一起写。”

晓雯蔫蔫:“好吧。”

徐兰看她脸上表情说:“晚上包竹笋咸肉馅饺子。”

晓雯马上笑得灿烂,徐兰说她:“看你听到有好吃的就高兴,小心别人用好吃把你拐走。”

晓雯傲娇说:“才不会,妈,我才不吃别人给的东西。”

自从过年后家里伙食断崖式下降,隔五六天才炒一回腊肉,小家伙圆乎乎的脸变瘦,还是很可爱,特别是现在傲娇的小模样。

徐兰想捏她的小脸但手上都是竹笋绒毛,便做罢。

十一点多,晓风四个放学回到家时徐兰还在剥笋皮。

晓雯已经洗手不干,见姐姐们回来马上跟她们报信:“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妈说晚上包竹笋咸肉饺子。”

好久没有吃饺子了,晓岱咽一下口水说:“好啊!”

她们进房间放下书包出来,老大和老二去做饭,老三和老四一起剥笋皮,午饭前把竹笋全剥好。

午饭后孩子们去休息,徐兰烧开水焯竹笋,唐启阳下工时就请下午假,拿两个大麻袋出门去别的村。

徐兰把竹笋焯好晾晒上,带睡午觉起来的晓雯整理菜地和玉米。

四点多,孩子们放学回来后去和秋叶汇合,一起去打猪草,她们刚走不久唐启阳提两个麻袋回来。

徐兰在自留地给空心菜浇粪水,见唐启阳回来放下瓢迎过去:“怎么样?”

唐启阳和她笑说:“七只。”

徐兰看向他惊喜:“不少。”

唐启阳:“是,走,去柴房。”

夫妻俩到柴房,徐兰把叠起的大竹筐抽两个出来摆在地上。

唐启阳把手里的两个麻袋分别放进竹筐,蹲下从一个麻袋里掏出三只黑乎乎的小山羊,放在大竹筐里。

他转身从另一个大竹筐里的麻袋掏出四只同样黑乎乎的小山羊。

徐兰蹲下摸摸小山羊说:“感觉还是白色的羊看着顺眼,这黑不溜秋的看着不得劲。”

可惜这个地方只养黑山羊,养羊的大队还很少,买羊崽真不容易。

唐启阳笑:“我也这么觉得。”

孩子们正好不在,徐兰去后院角落取出一些苜蓿种子撒在地里,催生到小腿高就拔起来,割下根部拿去喂小山羊。

小山羊们躁动,抢着吃苜蓿。

两人喂完小山羊,两人进猪圈旁边的地下室,把里面的鸡圈拆掉,把木头搬出来放在院子里重新组装。

他们之前从换回来的鸡蛋里挑出二十多个受精蛋,徐兰收进空间,现在天暖拿出来放进铺稻谷的大篮子里,用厚厚的稻草帘盖上,人工孵化,唐启阳负责捡查里面的温度变化。

他们把鸡圈修整放在后院最后面,上面搭个小棚子,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