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节(1 / 2)

加入书签

晓雯坐石桌边看小人书边看爸妈忙活,一会三个小姑娘来找她玩,四个孩子玩在一起。

徐兰把槽口凿好,又用锉刀和刨子把木头刨光滑,特别是做扶手的两根木头。

唐启阳先做好立柱,他把立柱包上楼下来,在徐兰身边坐下说:“等下我做饭,想吃什么?”

徐兰和他说:“我想吃肉酱拌的手擀面,可是中午已经泡玉米。”

唐启阳看一眼孩子们低声说:“没事,明天拿来喂猪。”

徐兰想没想就说:“也行。”

秀桃惊讶地看三伯母在做男人做的活,启阳伯父坐在一边,她和晓雯说:“你妈好累。”

晓雯点头:“我爸妈好辛苦”,大姐二姐三姐都说爸妈干活养她们,还有建房子都很辛苦。

秀桃听晓雯的话觉得不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爸爸说木工活是辛苦活,是男人干的,做饭容易,是女人做的。

可是她来玩常见到启阳伯做饭,现在三伯母在做木工活,秀桃眼里迷茫,爸爸说得不对?

“大姐,二姐,三姐,四姐”,晓雯见到姐姐们回跑迎上去,边跑边喊。

晓风和她说:“跑慢点”,随即叫“爸,妈”,晓语三个也叫父母。

徐兰停下手应:“回来了。”

“嗯”,晓风应声,三个小姑娘也叫她们:“晓风姐…,晓岱姐。”

“嗯,好好玩”,晓风四姐妹回应后进厨房放书包,然后去后院收晒的东西。

徐兰刨好四根木头,唐启阳处理每根木头的两头,然后扛上楼放着。

两人今天不想再做什么,洗手进餐厅歇一会去做饭。

晚上一家吃热腾腾的手擀肉酱拌面,满足不已。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和唐启阳捋一遍后天抛梁用的东西,商定一些小事后徐兰感慨说:“事真多,还好提前几天把房子砌好。”

“嗯,去睡觉。”

次一天,唐启阳用白面发面蒸抛梁糕,其实这边传统的抛梁糕是用大米粉做的,两人懒得再打米粉,就用面粉做,白面在南方更不容易买到。

徐兰拿铁锹去后院翻地。

天气冷面发酵得慢,唐启阳下午才蒸抛梁糕,蒸出来后他把抛梁糕切方正的小块。

徐兰拿一小块给晓雯吃,用碟子留出几块给孩子们,和唐启阳给每一块抛梁糕染上一点红。

染完红,徐兰和唐启阳笑说:“这么一看有喜庆氛围了。”

唐启阳赞同:“有些传承久的东西有一定的道理。”

人世间从来都是两面或多面,徐兰应:“嗯。”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在井边取出两只五斤出头的肥兔,唐启阳快速剥皮,掏出内脏,把兔肉洗干净放进陶盆里。

两人一起处理好内脏另放进一个陶盆里。

徐兰把两个陶盆和两块兔皮收进空间,唐启阳清理一下现场,两人洗干净手去睡觉。

次日凌晨五点多,唐启阳吃一碗汤面后出发去县城。

徐兰和孩子们刚吃过早饭唐启阳就提一鼓攮的麻袋回来。

晓岱迎上他:“爸,你这么早就回来了,买了什么?”

唐启阳回:“今天做吃的东西。”

孩子们今天上午不去上学,徐兰交待她们:“你们再去房子周围查看,看看还有没有尖锐的石头,不能上楼。”

晓风五个相继清脆应:“好!”

上梁

孩子们出去后, 徐兰和唐启阳提个篮子进地窖,唐启阳买回一些杂乱的东西,里面今天能用的只有一根大骨头。

唐启阳把骨头提出来放在篮子里, 徐兰取出两根大骨和一条五花肉和两条半肥瘦的肉放进篮子。

大骨还是以前野猪的骨头,那几只野猪骨头没有卖, 很久吃一次, 留到现在还有不少。

徐兰再取出昨天晚上处理的兔肉和兔杂, 两人把东西拿出地窖, 琐上门去厨房。

唐启阳把大骨和一块姜提去洗, 把外面一个铁锅洗干净把大骨焯水后,倒满一锅水,放进大骨炖和姜片一点酒炖煮。

徐兰放下东西后去井边刷洗蒸饭的大木桶, 大木桶是原来族里用的,和大铁锅还有一些碗一起借来,这大木桶一次能蒸五十斤饭。

晓风五姐妹把新房子周围检查一遍后回来兴奋问徐兰:“妈, 我们检查好了, 还要做什么?”

徐兰和她们说:“晓婕去外面接替你爸看火, 晓风和晓语这些借来的的碗。”

晓风五姐妹相继应:“好!”

一会,帮忙做饭的纪凤英和王秋花还有乔怡一起到, 纪凤英还拿菜刀和菜板来, 几人寒暄几句开始忙活。

帮忙上梁上瓦的也陆续到来,男人们去给上梁做准备。

徐兰洗完大木桶和纪凤英一起把泡的大米和碎玉米混和装入大木桶, 六十斤玉米是昨晚泡的, 四十斤大米是今早泡的。

王秋花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