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节(1 / 2)

加入书签

两人说几句话, 徐兰去厨房用大铁锅又熬上一锅糯米汤,煮开后用小火熬就出来干活, 久不久进去看火就行。

唐启阳从前面挖地基, 因为房间向后挪差不多两米, 所以前面就有点空地, 他把放边上的四个空箩筐装满土, 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堆在边上。

徐兰挑两个箩筐的土出去倒回来换工,她挖土,他挑土出去倒。

唐启阳已经把地基线框里的土松化, 挖起来很容易,地基挖深六十厘米,这个深度够了。

夫妻俩埋头干到中午, 午饭也是孩子们放学回来后做的, 大铁锅里有满满的一锅糯米汤, 中午的饭更简单,晓风用圆铁锅煮二米饭, 用小陶锅一起炖几样菜, 用大陶锅蒸三条鲤鱼做的咸鱼。

吃过午饭徐兰洗泡上傍晚要煮的碎玉米,唐启阳用两个陶盆泡上几扎干笋和一碗干蘑菇, 随后两人便去继续干活。

晓风和晓语也拿簸箕来帮忙运土, 夫妻俩没有拒绝孩子们的参与。

随后不久唐启明和唐启凡兄弟三个也来帮忙半个多小时。

下午四点出头地基挖好, 挖出来的土也运走不少, 剩下的不影响后面干活就暂堆放着。

唐启阳用铁锹把地基里修整一下, 固化底下和两边的泥土。

四点半, 请来帮忙筑地基的十二个人先后到来,唐启阳和三个熟手师傅带着大家干活,用桶把大铁锅里的糯米汤提出去和浆,下地基。

徐兰去准备晚上的饭菜,先提篮子去自留地摘几个番茄,第二茬番茄能吃的时间比较短,也快要过季,再去后院拔一小把蒜苗。

她提着篮子进厨房,晚上人多要煮很多饭,她先舀出大米洗干净,和中午泡的碎玉米混和,倒进圆铁锅和大陶锅里加水,晓风升火看火。

徐兰把已经没有糯米汤的大铁锅洗干净,煮上一条腊肉,然后把大公鸡斩小块放一旁备用,泡发的干笋洗干净切成两个指节长的小节,蘑菇切厚片。

拿来七八个土豆刮皮切滚刀片泡进清水,把煮二十来分钟的腊肉捞起切薄片放盘里备用,继续准备其他菜。

晚上徐兰准备做六个菜,鸡肉炖笋干蘑菇,鸡肉炖土豆,腊肉炒蒜苗,番茄炒蛋,蒜头炒南瓜,酸辣土豆丝。

徐兰炖菜炒菜时香味传到外面,在筑地基的人闻到不自禁地咽口水,实在是味道太香!

不少人看向唐启阳,传言他做饭很有天赋,平时都是他做饭,他媳妇做饭这么香,难道他还能做更香?

唐启阳感受到大家的目光问:“看我做什么?”

唐兴良用铁锹把糯米沙浆铲进簸箕问:“启阳叔,三婶做的菜好香,你做的菜更香吧?”

听爷爷说启阳叔做菜很有天分,唐兴良想到尝过他送的饺子暗中咽口水。

唐启阳走向石头说:“有些菜我和她做的差不多。”

一人好奇问他:“启阳哥,平时都是你做饭?”

大家好奇竖起耳朵听。

唐启阳:“也不全是我做,她有时也做。”

“启阳叔,你会做的菜多还是三婶会做的多?”

“我比她多会做几个菜。”

“……”。

十二个人加唐启阳十三个,天黑前把地基筑起三十多公分,两锅糯米汤全部用完。

徐兰把每样菜都分两份,一份比较多一份少一些。

餐厅里边上的架子最上面一层点着两根蜡烛,房间里明亮,饭桌上摆六个菜,两个菜用小盆装,份量不少。

徐兰把圆铁锅端到餐厅,和晓风一起装十三碗饭。

唐启阳带着人陆续进来,她们装好就进厨房到柴房,柴房靠近厨房后门的地方,徐兰用几块木板搁在箩筐上,份量比较少的菜放上面,她和孩子们在这里吃。

唐启阳等人进来齐,不好意思和大家说:“诸位不好意思,桌子小,坐不下十几人,我和几个坐外头,随时能夹菜。”

年纪最大的唐振青不在意说:“这没什么,我们以前还常端着碗蹲着吃。”

不少人附和:“是啊,启阳,把一个蜡烛灭了吧,点两个浪费。”

“就是。”

唐兴良看桌上的菜暗咽口水:“启阳叔,六个菜,好多肉!”

唐启明横看儿子一眼,没出息!

唐启阳没有灭一根蜡烛,笑说:“六六大顺”,随后招呼大家:“来,来,坐下吃饭。”

一半人靠近桌子坐,一半人坐外面一圈,唐启阳空闲时就做竹凳,凳子够坐。

十几个男人吃饭时比较克制,没有抢菜吃之类的。

唐启明夹过每个菜吃,心里叹息,鸡肉已经够多,还炒腊肉和鸡蛋,菜里放的油真足,启阳做饭也一样大手大脚,这两口子真不会过日子。

其他人觉得这些菜都非常好吃,特别是鸡肉炖笋丁蘑菇,用汤汁泡饭吃更好吃!

年纪比较大的人也觉得唐启阳让他媳妇做的肉太多,不过却没有说出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