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1 / 3)

加入书签

吃过早饭徐兰就背竹筐进山,她到山里把苹果催熟收起,随后去把土豆收起,接着在苜蓿地里挖两窝去年催生的脚板薯放进竹筐,把土掩回撒点苜蓿种子催生起来,就背着竹筐出山回家。

徐兰回到家还没到中午,院子前面留下的小空地晒满玉米棒子。

几个孩子正坐在井边搓玉米,见她回来高兴喊:“妈”,“妈”……

“哎”,徐兰回应她们后把竹筐背到柴房放下,看一眼厨房见唐启阳在炒菜,她没有进去转去井边洗手,然后坐下和孩子们搓玉米。

晓语见妈妈回来没有去喝水就站起来去餐厅倒碗凉茶出来给她。

徐兰带着凉茶在山上随时能喝,不过不辜负孩子的心意,接过凉茶碗“咕噜”地喝完。

中午唐启阳用酸豆角和草鱼做了酸菜鱼,味道也很不错,一家七口吃得满足,个个吃得出一身汗,孩子们洗个澡才进房间休息。

徐兰和唐启阳则坐在井边搓玉米边说话,唐启阳时不时偷香,徐兰嗔他:“行了。”

唐启阳叹息:“真想只和你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过。”

徐兰翻白眼:“你脑子就不能想别的。”

“想不起别的。”

“……”。

随后几天,徐兰和唐启阳没有去上工,和孩子们天天搓玉米,在后院搭竹架晒玉米,期间下两场阵雨,快晒干的一批玉米淋湿一半,第二天继续晒,这一天傍晚最后几袋玉米晒干收起,一家人松口气。

这几天也有人大人和孩子来窜门,看他们前院晒的玉米,有人问他们就说是后院的,之前没有晒够干。

晒完玉米入地窖最高兴的是晓风和晓语晓婕,家里粮食富足的感觉实在太好。

随后两天,徐兰和唐启阳去村外拉回一些沙子倒在院子里,把院子的一点空地用完。

这天早上,一家人刚吃过早饭,唐悦一脸白地来告诉他们:“我家早上听收音机,报导说昨晚三点多京城附近发生大地震!”

徐兰马上问她:“有说几级吗?”

唐悦低声说:“报导说起码八级。”

徐兰和唐启阳心里咯噔,凌晨三点正是大家沉睡的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末世比地震可怕无数倍,他们见过无数悲惨的画面,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在听到震级这么高心里还是不免难受。

唐启阳马上说:“我去大队看看。”

晓风五个听说地震,见爸妈脸不对,心里有些害怕,晓雯靠近妈妈拉着她的裤腿,唐悦腿软地坐下来。

好一会,徐兰和晓风晓语说:“老大老二,你们先把碗洗了。”

“嗯”,晓风和晓语应声收碗筷去洗。

徐兰深深叹口气,看着墙上某个点发呆,人类在大自然灾难面前从来都是渺小的。

唐启阳边走去大队边考虑,从地图上算,这里离震区一千三百多公里,在有高速公路时开十四五个小时能到,之前他去沪市是五百多公里,碾转一整天才到。

如果自己赶去,没有夜车,两个白天不一定能到达地方,加上昨天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五个小时,自己现在赶去到达目的地极可能超过七十二小时。

唐启阳思绪间走到大队部,大队部静悄悄地,一眼扫过去只有一个房间门开着。

他走过去到门口看进去,只见里面几个村干部和两个专家脸色难看地坐着,桌上的收音机开着,正在播报上面安排救援情况。

大队长注意到唐启阳来哑声问:“启阳有事?”

唐启阳平静说:“大队长,我想去救援,你给我开介绍信吧。”

大队长听他的话惊愕,队支书也姓卢,比大队长年长一些,他稳稳心神和唐启阳说:“你有这份心是好的,但现在那边混乱,去救援的都是正规单位,你就不要去添乱。”

唐启阳又说:“我力气比较大”,还有土系异能。

大队长回神和他说:“太远了,你就算有力气赶到那里已经很累,帮不上多少忙,而且如果一些路段封路,你连目的的都到不了。”

大队长说的也有可能,唐启阳虽然现在是个普通的农民,但心里还有一份责任感,希望能在七十二小时内到达地方。

唐启阳正要再争取,卢大队又和他说:“你到地方还要那边供你吃喝,给那边增加负担,我不会给你开介绍信,回去吧!”

唐启阳听着卢大队长说话语气坚定,不再坚持,有自然灾害时,救援的主力是专业单位或部队,个人去救灾只会让道路堵塞,增添麻烦。

他自己曾经是救援主力的一员,听到消息时就想去一线。

徐兰见唐启阳回来看他脸上神情就知道大队长没有给他开介绍信,握了握他的手。

唐启阳回握她的手扯一下嘴说:“我们是农民”,不再是以前。

徐兰点头,他都不能去自己更不能出门。

唐启阳又说:“我去启明哥家听信息。”

徐兰又点头,唐启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