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节(1 / 2)

加入书签

夫妻俩洗澡回房间上床,沉沉浮浮几回安静下来,唐启阳低声和徐兰说:“老婆,要不我们就不生了?”

徐兰意外问他:“是什么令你改变主意?”

唐启阳抚着她的头发说:“老婆。你怀上孩子我就得禁欲好长时间。”

他有时候想自己和老婆隐居深山就好了,早上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有五个孩子,虽然用操的心不多,但她们无处不在,特别是小五最黏人,再生一个一样黏人的受不住。

这人,徐兰掐他一把说:“你脑子里只想这事。”

唐启阳说:“老婆,我们正值青壮年。”

徐兰没好气说:“你明天起自己去拉做地基的石头,白天多耗些体力。”

唐启阳:“我自己拉也行,可你不去拉就要去上工。”

“我推车时充充样子,你出全力。”

“这没问题。”

“……”。

以后还生不生,两人到底没有做出决定。

次日大清早天还刚亮,唐启阳吃碗汤面后去县城。

徐兰忙活一阵,母女六人吃过早饭,孩子们去上学,徐兰去后院看一眼冒出花骨朵的桃树,回头把一筐加两麻袋的竹笋搬到院子里,回房间拿出唐启阳和人换的棉白手套穿上,去厨房拿来菜刀坐下剥皮。

晓雯要帮忙她没让她动,这笋皮有绒毛碰到就很痒。

晓雯听妈妈的话,抱着洗几回的布娃娃坐在石桌边翻看小人书。

唐启阳提着袋子回来放进房间,去餐厅喝杯水出来坐下,徐兰把菜刀给他,然后一人割一人剥。

晓雯盯爸妈快速地干活,心想爸妈的手真快。

晓风四姐妹放学回家就见爸妈剥了好多小竹笋,晓岱惊讶问:“妈,怎么这么多小竹笋?”

徐兰用柴刀把一个竹笋剥开两半说:“昨天我掰放在山上,你爸昨晚去挑回来。”

桃花开

晓风四个进房间放下书包出来, 见爸爸去做饭,就去拿空竹筐来收起地上的笋皮。

几个孩子不算小,徐兰没有拦着不让她们干, 继续劈开竹笋。

吃过午饭,唐启阳把铁锅提到井边用清洁剂洗干净, 提回厨房放灶上, 倒清水烧开, 把劈两半的小竹笋倒进锅里煮一会捞起倒进干净的小竹筐。

随后提到外面摆在筛子上晒, 徐兰见摊开的小竹笋只晒两个筛子, 转头和唐启阳说:“还是少了,明天我再进山掰一些,后天星期天, 晓风她们能帮点忙。”

肉焖干笋是挺好吃,唐启阳说:“好,你小心些。”

徐兰应:“嗯。”

晒好笋, 徐兰没让晓雯跟着, 自己进房间把唐启阳提回来的麻袋打开, 拿出上面的纸包打开见是咸鱼收进空间。

下面是叶家寄的大包裹,她把包裹提出来打开, 拆开放最上面的信, 抽信纸出来看。

信里开头感谢唐启阳帮忙买的糯米和腊肉,他们买到一些瑕疵布, 也和人换到半旧的衣服寄来, 后面说他们买糯米很难, 想请他们再帮忙买点糯米, 端午节用。

徐兰看完信把信纸放回信封, 把信封放在架子上, 打开包裹,包裹里一半是瑕疵布,一块一块的,大小不同,有四五种花色。

徐兰摸摸半旧的衣服,有几件布料柔软,是棉布,有几件是的确良,的确良现在在大家眼里是好布料。

这布料不皱还耐穿,但不吸汗不透气,她和唐启阳都不喜欢。

她把布料叠好放到架子上,把麻袋最下面的一捆旧报纸和一捆书提出来放一边。

从空间里拿出野猪的几块大骨头和一条半肥瘦的肉放进麻袋提到厨房,把骨头倒进大陶盆,舀清水倒进去泡,肉放进有盖的小篮里。

徐兰洗手到院子里石桌边坐下,唐启阳已经把报纸捆提出来看,见她坐下递给她一张报纸说:“看看这个。”

徐兰接过报纸,只见报纸首页标题是“今年倒春寒对我省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她看下去,下面报导哪几个县的稻苗和刚出的玉米小苗被冻坏多少,现在受灾地区的人民在加紧时间补种。

这份报纸是省报,发行日期是五天前。

徐兰看完说:“受灾没有我们县的,说明我们大队换出去的稻谷种子和玉米种子比较耐寒,就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这个特性。”

今年推广种的是提升品质的第一代种子,明年就是第二代,不知道第二代种子的品质会不会下降?第三代种子又是什么情况?

自己不是学农专业,种地时只负责催生,老师们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跟老师们只学表面的,对培育种子的事真不了解。

唐启阳说:“不好说。”

晓雯坐一边看看爸爸再看看妈妈,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扒来一份报纸看,只认识里面的几个字。

唐启阳看她的动作和她说:“小五,要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