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节(1 / 2)

加入书签

“你们爸回来做。”

“……”。

唐启阳上午收到四张包裹单大家都知道,下午见他提两个鼓鼓的大麻袋回来都很眼热,他真是走大运了!

唐启阳提两个大麻袋回到家直接提进他们的房间,孩子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具收到什么还是不让她们知道的好。

他把包裹从大麻袋里拿出来,四个包裹都不小,一个接一个地拆开,拆开里面的信来看,然后拿纸笔各记下四个包裹里的东西。

大白兔奶糖,白糖,红糖,饼干,麦乳精,果脯,水果罐头,叶家包裹里有两盒很难得的两盒巧克力,每个包裹里都有布料,少的一块,多的三块,还有工业票,都是现在难得的好东西,都挺有心。

唐启阳记下东西,稍收拾一下,拆一包大白兔奶糖拿出七粒放进口袋,再拆一盒巧克力拿出七粒去餐厅。

餐厅里徐兰正听晓雯给自己讲故事,见唐启阳进来向他笑笑。

“爸”,“爸”,“爸,你回来了”…,五个孩子相继开心叫他。

“哎”,唐启阳一一笑应,给每人分一粒巧克力,徐兰接过剥开纸吃进嘴里,很怀念的味道。

唐启阳发完巧克力再发大白兔奶糖,孩子们高兴得不行,好久没有糖吃了呢。

晚上又吃到非常好吃的腌笃鲜,晓岱和晓雯乐得找不着北。

晓风晓语晓婕也很高兴,但表现没那么明显。

乔怡吃着腌笃鲜挂念着亲人,心里盼望自己寄去的东西能到他们手里。

准备

晚上孩子们洗脚回房后唐启阳拿个干净麻袋去唐启明提回二十多斤五花肉和两大排排骨。

这是他用帮别人买的借口和唐启明订要的, 之前他们忘记做点咸肉,现在买一些五花肉来做,到明年春天做真正的腌笃鲜。

排骨买回来收起以后慢慢吃。

五花肉是切成一斤多一条的, 已控干水,徐兰和唐启阳在暖和的餐厅里, 一人面前摆一个陶盆, 里面装着五花肉, 用盐搓着肉, 搓好一条放进桌上另一个干净的陶锅里。

徐兰笑和唐启阳说:“感觉我们现在就是为这张嘴忙活。”

唐启阳说:“是为衣食住忙活。”

徐兰笑:“你说得更准切。”

两人边说话边把五花肉用盐搓好放进地窖, 上回餐厅,两人又商量给寄来包裹的四家回礼。

唐启阳和徐兰说:“我下午琢磨一下,基础回礼是三斤带皮的花生, 两条腊肉,一斤红枣,一包柿饼, 一包萝卜干, 一包介咸菜, 叶家和江家寄的东西比较多,加两条腊肉。”

徐兰把枣收回来给唐启阳烘干后有三十多斤的干红枣, 她说:“说实话, 萝卜干好吃,我不太舍得送出去, 要不把萝卜干拿出来加半斤红枣?”

唐启阳和她说:“我就是想凑够六样, 数字意寓好, 这样, 把萝卜干换成两斤大米, 城里的人每个月能买的细粮占比例很小, 大米也很不好换。”

入乡随俗,徐兰同意:“成。”

于是两人动手把回礼的东西打称然后包装,放进今天收到的包裹袋,然后放进麻袋。

次日凌晨,小队集体杀年猪,帮忙干活的人很多,唐启阳就没有去凑热闹,吃过早饭他提着麻袋出门。

经过队里碰到人,别人看着麻袋问他:“启阳,提麻袋去做什么?”

唐启阳回答:“回礼,别人寄来东西,我得给他们回些特产。”

懂礼的人和他说:“你做得对。”

也有人说:“城里人哪能看得上我们农村的三瓜两枣。”

唐启阳走得快听后面的话没有停下来搭话,倒是旁边的人冷笑说:“城里看不上农村的三瓜两枣,他们吃什么?喝西北风啊。”

“就是,供销社和百货里卖东西的那些娘们见到我们眼睛能到头顶上,有本事别吃农民种的粮食!”

“……”。

徐兰带着孩子们在餐厅里砸核桃,她砸开核桃,孩子们剥出来,砸一会就带她们出门去祠堂边上领猪肉。

母女六人头发面容,穿着整洁,在路上走还挺显眼,看见她们有人羡慕,有人撇嘴。

有人已经领好提着肉往回走,她们一路和人打招呼过去。

到地方有很多人,徐兰牵着晓雯去排队,晓风四个和来看热闹的同龄人说话。

纪凤英提着肉出来,见徐兰排在最后停下脚问她:“小兰,你们怎么才来?”

徐兰笑说:“嫂子,太冷,来早等的时间长”,接着问她:“嫂子,肉怎么分?”

晓雯喊人:“凤英伯母。”

“哎”,纪凤英笑应继续说:“两只猪加起来才三百来斤,大人一人八两,老人和小孩半斤,我先回去了。”

“嗯”,徐兰应。

晓雯问妈妈:“妈,那我们能分到多少肉?”

徐兰和她说:“你不是和姐姐学算数了吗?你算一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