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节(1 / 3)

加入书签

徐兰看着她说:“时间是一样,但教不一样,不同的课程要多费心,你缺什么就和我说”,现在东西很缺,乔怡不一定缺钱,相信她不会要过重的东西。

这回乔怡稍犹豫一下轻应:“嗯。”

两人谈妥徐兰去做饭,唐启阳下工回来洗手进厨房给她烧火,和徐兰说:“今天上工时唐启荣和我说年底要给老头和老太太做新的棉衣,叫我们家出新棉花送去,我说可以,和他说我去找买到就把新棉花送到五婶家,他们三家把布料送过去,请五婶帮忙做棉衣,辛苦费我出。”

原主记忆里一家人老头的棉衣最好,老太太的也不算很差,他估计自己送去的新棉花用不到老两口身上。

徐兰笑:“他气坏了吧。”

唐启阳笑:“是,他说娘会自己做,我就直说我不相信他,怕送去的新棉花不是老头和老太太穿,而是穿在别的人身上,我孝顺父母不是孝顺别人,他更气了,不再提做棉衣的事。”

“噗嗤”,徐兰笑开。

天气早晚寒冷,中午气温升高,卢达才这事大家热谈两天就消下去。

他们腌制的肉腌够七天后,这天晚上,徐兰用适量酱油和白酒白糖调浆,刷上肉条上色增香。

上完色,徐兰拿出挂腊肉的铁钩子,两人手快的把铁钩尖的一头插进一条肉。

第二天吃过早饭徐兰就进山,唐启阳在家做泥砖顺便看小孩。

徐兰到山里先收起新鲜的鸡蛋,把坏了的埋进地里。

早上有霜她上山晚,这时太阳已经升出一大截,她到下面空地拿出光伏板和蓄电池继续蓄电。

然后去看池塘,池塘的水位比之前下降一点点。

徐兰在池塘边上的苜蓿地里催生苜蓿,割下扔进池塘,她看向池塘里的苜蓿水下,感觉鱼长得不错,到年底没有五六斤的大鱼吃,一两斤重的鱼还是有的。

她继续生三次,割三次苜蓿扔进池塘,然后回到地里换上野战靴,挂上驱蛇包,跃过下方的防护沟出去。

徐兰向里面走一些,拿出大刀砍成人胳膊粗的乔木,砍约一米二高的段收起,她没有成片的砍,而是砍一半留一半,这片砍完去下一片,空间里的位置装满,转回苜蓿地放出木段继续去砍。

这些一米多木段用来烧炭,等过十天左右唐启阳进来挖炭窑烧。

上午徐兰把烧炭的木头砍够,中午煮面条吃饱后就去砍和她小手臂粗的五根长木棍,修整光溜后扛回地里,进窑洞放下木棍。

她拿出折叠梯子打开靠着墙放,上梯子用小号的工兵铲在窑洞边顶上挖小洞,隔半米挖一个。

窑洞两边徐兰各挖五个小洞,然后把砍来的五根木棍横搁上面,取出腌制好的肉条挂上。

她把肉条全挂上下来收起梯子,从下面往上看,一排排的肉条还挺壮观。

其实腊肉吃多不好,但没办法,农民没有肉票发,唐启阳隔三差五的去县城买到肉回来也不正常。

有能力想正常吃新鲜的肉也不容易。

茶籽

随后徐兰在苜蓿地里转一圈, 苜蓿地里的兔子洞增添了很多个,这里没有危险,兔子繁殖扩大族群真的很快。

徐兰转出去割些青草回来, 查看兔子洞的位置,大致判断哪几个洞是同一窝, 堵住其他洞口, 把青草塞进一个洞口点火烟熏。

她拿麻袋到另一边洞口把麻袋对着洞口扣住, 没多久一只又一只的肥兔钻进麻袋, 能感觉到麻袋沉甸甸的。

等一会徐兰见没有兔子跑出来就收起麻袋口看麻袋里, 这一窝兔子有足有六只大兔子。

她观察一下把两只刚成年的公兔放了,收起另四只。

接着她去另一片地熏另一窝,这回兔子洞没有判断对, 只收获两只,洞里其他兔子从没有堵住的洞跑了,她收起这一公一母的肥兔。

接着徐兰又相继熏两个兔子窝, 收获八只肥兔, 她感觉少了点, 这苜蓿地不小,苜蓿被它们啃着都成矮小了, 繁殖的兔子肯定不少。

于是徐兰拿出麻绳下十二个套, 在套的周围催生一小片嫩生生的苜蓿,然后走开。

她过半个多小时后回来, 只见刚才催生的一小片苜蓿快被兔子们啃光, 下的十二个套子一个没空, 不仅套到兔子, 还套到两只麻点母鸡。

徐兰把这些中套的兔子和母鸡都收起, 拆了套子。

然后她催生一大片一大片的苜蓿, 催生到小腿高就停手,继续催生另一片,把整块苜蓿地催生起来,回头就能看最早催生的绿色苜蓿里有隐隐约约的灰色兔毛。

徐兰五点出头背一捆柴回到家,带回一只肥兔,唐启阳处理好兔子,准备做红烧兔肉和兔杂辣炒。

徐兰烧火,唐启阳在扁炒兔肉时和徐兰说:“中午启明哥来通知我,说明天开始进山采茶籽,我只报自己的名。”

徐兰也不想和大家进山一整天,和他说:“行,明天你想带什么饭?”

唐启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