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节(1 / 3)

加入书签

徐兰回房间给唐启阳收拾他要带去的钱物, 她只留下十来块钱, 其余的钱都给他带走, 挑出一个看着最不显眼的手表拿去换。

随后徐兰给他叠衣裤,收进前两天她用青色粗布做的行李背包里,他们以前用的背包太好, 不能拿出来用。

随后两人一起把从山里收来的棉花塞麻袋里,放进地窖,队里的花生和黄豆还没开始收, 花生和黄豆就暂时先留空间里。

徐兰之前空出的一层货架能放得下, 加上这几个月吃了不少面条, 空出一些空位。

两人快速收整完成然后上床温存,许久, 唐启阳抱着老婆低声说:“真不想离开你。”

可家里这情况这一趟不得不去, 他们也要大致了解一下外面的社会,从报纸上和别人嘴里听到的不够具体。

徐兰也不舍, 虽然唐启阳考虑问题一向比自己周全, 判断能力比自己强, 出门不会有什么危险, 还是和他说:“出去小心谨慎些。”

唐启阳:“当然, 我尽快回来, 老婆~。”

徐兰轻轻应:“嗯。”

次日凌晨四点,徐兰和唐启阳起床,洗漱喝水后做饭。

天气还很热,路上带吃的也不能带太多,徐兰之前留一半的肉酱还有,她拿出来一个之前装麦乳精的空罐装满,盆里还剩下一些,她放在饭桌上。

唐启阳揉面团做馒头,排在竹篾蒸屉里,醒发后上锅蒸。

徐兰用陶锅煮八个鸡蛋,捞出不少酸豆角洗一洗切成丁,等馒头蒸熟洗一洗铁锅,把酸豆角放锅里炒一炒加点辣辣粉和酱油再炒一炒,先用铝饭盒装满,剩下的再装盘里,然后铁锅里加水煮面条。

水开,徐兰下面条时唐启阳和她说:“多下一点,你和我一起吃。”

徐兰应:“行。”

面条煮得快,几分钟就好,徐兰把大部份面条捞进小盆里,一点捞进海碗里。

一会餐厅里的饭桌上,煤油灯发出的灯光昏暗,灯光不够亮反而带着一点浪漫,徐兰和唐启阳挨着坐,用肉酱和酸豆角拌着面条。

唐启阳剥两个鸡蛋放徐兰碗里一个,她向他微微一笑,他低头在她脸上亲一下。

再不舍,吃完早饭徐兰拿干净的细布袋装上二合面馒头,用另一个小袋子装进饭盒和六个鸡蛋。

唐启阳回房间把行李袋拿出来,把两个小袋子放进去,扣上小钮扣。

夫妻俩出家门到大路上,朦胧的晨雾中唐启阳右手抚了抚妻子的头发,低声不舍地说:“我走了,等我回来”,他说完转身大步离开。

“嗯”,徐兰轻声应站着不动,看他背影在晨雾中消失心里微酸,以前每次分开出任务时她心里都会想也许这次他们最后一次见面,那时没有多少不舍,只有一往无前。

那时候的自己不敢打开心怀,放开情感全心地去喜欢他,父母先后牺牲令自己痛了很长时间,她不想全心去爱一个人然后有一天再失去,这一次她不再有顾虑。

唐启阳穿着布鞋在山路上走得飞快,他怕自己走慢了忍不住转回去,时刻守着她。

徐兰调好情绪回到家,几个孩子都已经起床,她们见妈妈从外面回来就知道爸爸已经走了,有些失望。

徐兰笑了笑和她们说:“你们爸走了,几天后就回来。”

晓岱快嘴问:“妈,几天是几天?”,几个孩子看向妈妈。

徐兰和她们说:“快的五天,慢的七、八天,中秋节前应该可以回来,好了,快去洗脸刷牙,晓风,你煮点玉米糊糊就可以,我去煮猪食。”

几个孩子应:“好。”

徐兰去煮上猪食,后面让晓婕看着火,她去菜地拔几根葱去井边洗一洗,拿回厨房切碎,磕下几个鸡蛋搅匀放点盐炒。

早饭是金黄的二合面馒头夹着炒鸡蛋和酸豆角,还有一碗玉米糊糊,徐兰之前和唐启阳吃时吃得不多,也和孩子们一起吃。

吃完早饭四个孩子背着书包高兴去上学。

这是煮的猪食凉下来,徐兰剁一些猪草把猪喂了,收整一下家里锁上厨房和餐厅的门,拿两个草帽提个竹篮牵着晓雯去上工。

今天的活是去红薯地拔草,大家空着手走去。

徐兰母女俩人穿着利索整洁,晓雯还斜跨她的小包,一些妇女嘴上不敢对徐兰说阴阳怪气的话,心里不屑,赔钱货穿着这么好有什么用,这么久了也不见徐兰怀上孩子,该不会生不出了吧?

去地里的路上徐兰抱着晓雯走,小孩见到纪凤英和王秋花时甜甜喊:“凤英伯母,秋花伯母。”

“哎”,纪凤英和王秋花同时应一声,纪凤英和徐兰说:“晓风可以带她去上学的。”

王秋花接话说:“我家秀莲也带我家小的去上学。”

徐兰和她们说:“她一天下午跟她姐姐们去学校一次就不想去了。”

纪凤英问晓雯:“晓雯,去学校被人欺负了?”

晓雯摇头回答:“学校不好玩”,她喜欢跟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