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3)

加入书签

唐启阳把熟透的西瓜换出去,后面七、八成熟的就不换,留自家慢慢吃。

这时土豆成熟,早上吃过早饭,徐兰去上工后唐启阳就带五个孩子到后院,他用铁锹铲起土豆,五个孩子分捡土豆,大小分开放进竹筐。

成熟的土豆更大一些,懂事的晓风和晓语惊讶,后院是家里刚开的荒地,土豆种下也没有肥料放,没想到能长这么大!

等看到爸爸铲出来的黄皮大土豆更惊喜,这大土豆比她们熟悉的土豆整整大一倍。

晓语拿大土豆高兴和姐姐说:“大姐,如果有肥料,土豆会长更大。”

晓风说:“肯定是。”

唐启阳说:“到秋天就全种这个。”

晓风疑惑说:“爸,妈不是挖了土豆种玉米,收了玉米种红薯,土豆种哪里?”

唐启阳铲起一窝土豆说:“你妈回来问问她。”

整个后院半亩多一些,玉米种两分,土豆也差不多是两分。

唐启阳挖得很快,一铲挖起整窝土豆,两分地一个多小时就挖出来,晓风五姐妹再次见识到爸爸干活的快速度,还没有一个土豆被铲到!

她们五个人分拣还没爸爸挖得快,一筐筐地装满土豆,五人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

唐启阳记得以前土豆亩产是六千斤到八千斤,末世后有木系异能者,亩产能达一万斤以上。

但看现在装满土豆的七个竹筐,两分来地的收获是七百多斤,按这算亩产不到四千斤,有点少。

但看五个孩子充满喜悦的脸,这土豆算丰收了。

唐启阳放下铁锹,拿扁担挑起装大个土豆的竹筐回到前面柴房放下,把土豆倒地上,再去后面挑。

他边走边想,柴房快摆满东西,家里还是太小,等做的泥砖够起厨房,就先把厨房建起来,在厨房地下挖个地窖。

徐兰中午回来,晓岱和晓雯冲向她:“妈,妈,我们家好多土豆!”

徐兰笑:“是吧,有多少筐?”

晓岱高兴说:“八筐快满了。”

徐兰:“那还不错。”

晓雯着急和妈妈说:“妈,爸在做香香的土豆饼!”

徐兰:“我闻到了,去洗手。”

“嗯!”

徐兰洗好手靠近厨房,唐启阳蹲着在石板上烙着土豆饼,小案桌上的盘子已经烙好厚厚的一叠。

徐兰和他说:“烙这么多土豆饼啊。”

唐启阳说:“我们好好吃一顿。”

徐兰笑:“好,今天土豆丰收了。”

唐启阳说:“还行,土质好估计产量会更高一些。”

徐兰说:“慢慢养肥吧。”

晓风问徐兰:“妈,爸说秋天还种土豆,种哪里?”

徐兰想了想说:“收了玉米种一半红薯,留一半地种土豆吧,现在秧的西瓜苗种土豆地里,现在的西瓜地和种青豆角的地方也用来种土豆。”

土豆能做菜,秋天是肯定要种一点的。

“哦。”

外焦里软的土豆饼很香,一家人吃到饱。

空出来的地唐启阳下午翻了翻,留出种西瓜的地方,第三天一家七口种下玉米。

之后的日子几乎天天下雨,梅雨季到来,好在稻谷和玉米已经都抽穗。

队里上工有一阵没一阵的,徐兰干脆请假,下雨后提竹筐上山采蘑菇,一天采一筐,回来轻洗晾晒,不出太阳时唐启阳悄悄烘去些水分,不让蘑菇晒得发霉。

换洗晒不干的衣服,唐启阳晚上也悄悄烘干一点。

踩泥的坑上面唐启阳搭了棚子,四周也挖了排水沟,所以常下雨对他做泥砖影响不大,最多去挑泥土时路难走一些,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下雨对孩子很不友好,徐兰接过每天打猪草的事,不让孩子们出门,叫她们在家读书。

唐启阳还给她们例出时间表,什么时间读书读多长时间,什么时间写字写多长时间,什么时间能玩,都安排得清楚,五个孩子乖乖地照做。

因为雨下得多,后面熟的西瓜,番茄,草莓味道都不太好,孩子们一点也不觉得,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雨中的玉米穗越长越大,这天早上徐兰去后院掰七个回来煮。

还没熟,玉米很好闻的香气就透出来。

早上开饭,一人分一个玉米,徐兰吃了说:“雨水太多,玉米不够甜。”

晓风五姐妹这是人生第一次吃嫩玉米,都觉得很好吃,心想妈妈现在吃东西真挑。

丰收

◎这天下午,连着下几日的雨暂停,唐启明光着脚走出家门,走在被雨◎

唐启阳和她说:“刚种下的秋玉米到时候会比较甜。”

玉米是口粮, 没有人会舍得在玉米还嫩的时候掰煮来吃,这道理晓风和晓语明白,她们心里有些担忧。

徐兰和唐启阳不知道晓风和晓语的担忧, 煮嫩玉米吃在他们眼里正常不过,除了末世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