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节(1 / 3)

加入书签

唐启阳淡淡说:“我家有什么吃的关你什么事?”,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说这话他没觉得不好意思。

唐兴桐直接说:“三伯,你拿来给我吃啊。”

唐启阳冷淡看他:“想吃什么回家找你父母要。”

唐兴桐不高兴说:“我家没有。”

唐启阳:“叫你爸妈给你买。”

唐兴桐大声说:“我就就要吃你家的。”

唐启阳停下手里的活拉起唐兴桐的手说:“走,去找你爸。”

唐兴桐说哭就哭:“哇,不找我爸。”

唐启阳理都没理拉着他走,在路遇到人问唐启阳:“启阳,这是做什么?”

唐启阳和人说:“送他回家。”

他把哭唧唧的唐兴桐拉到唐启贵面前和他说:“老四,你这个儿子去我家伸手要东西吃,你跟他解释清楚什么叫分家!”。

他看向一边挺起小肚子的老四老婆满脸不屑说:“教孩子去别人家伸手要吃的,丢人!”。

唐启阳说完转身就走,不理背后唐启贵两口子难看的脸色。

徐兰见唐启阳直接把孩子拉走很赞成,这孩子的亲妈心思昭然若揭,叫五岁的小儿子来跟他们要吃的,试探他们。

如果唐启阳心疼侄子,还有自己不好意思抹不开脸就给他,甚至晚上很可能留下来吃饭,这个口子一开,以后那孩子能三天两头地过来吃饭。

之后其他孩子有样学样,今天老二家的孩子来吃饭,明天老四家的来,后天老大家的来,会说话的会哄唐启阳:“三叔,我来吃饭,等你老了我给你养老!”

这话对他们以前的三叔很有用,现在只能呵呵……

徐兰去上工路上,同去上工几个妇女向徐兰打听他们收到什么谢礼。

徐兰很不喜这种喜欢打听别人家里、揭别人家隐私的人,一律简洁回答:“肉和糖。”

有人还问:“还有什么?他们不可能只送两样东西。”

她们前后的妇女也很好奇竖起耳朵听,听人说那四个人提着大包小包来。

一些人心想唐启阳的运气真好,这好事叫他碰上,这下能改善生活。

徐兰定定看向这人说:“你家存多少钱、有多少粮食你告诉我,我就和你说。”

王秋花向那人笑说:“对,春花,你家存了多少钱?”

王春节尴尬说:“我家哪存到钱。”

王春花快步走开小声嘟囔:“不说就不说,小气!”

纪凤英在前面喊:“到时间干活了。”

靠近徐兰的几个女人散开,徐兰和王秋花也分开去干活。

傍晚下工上到大路,那个王春花脸上表情奇怪来问徐兰:“哎,中午兴桐去你家要颗糖,空手被你家男人拉回家,你们怎么这么小气?”

王春花身边的几个女人兴味看向徐兰,五岁的侄子去伯伯家要颗糖,空手被伯伯拉回家,村里还没见过这样的事。

徐兰冷淡说:“唐启阳滚下田埂腿伤变重,他亲兄弟亲侄子没有一人去看望问候,我们这不是学他们嘛。”

估计现在全村人都讨论自己和唐启阳做伯父伯母的,这么对一个五岁的孩子过分。

她看向几个妇女后面的江群英说:“四弟妹,你家兴桐见到我一声伯母都不叫,当我是空气,太没礼貌,他不小了回去好好教。”

徐兰说完就走开,生活不总是安宁,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当是生活的调剂了。

江群英气得脸扭曲,周围的女人听了看一眼江群英,相看一眼然后分开回家。

侄子见到亲伯母都不叫一声,把人当空气,看不起人家还想跟伯伯伯母要糖吃!吃屁呢。

徐兰回到家便看见自家院子多四个小姑娘两个小男孩,小男孩约三、四岁,小姑娘在五到八岁之间。

四个小姑娘和自家三个小的在玩跳房子,小男孩在她们周围转。

她们见徐兰回来都喊:“三婶”,“三婶”,“三婶”。

“嗯”,徐兰应声说:“来玩啊。”

徐兰到厨房外面洗手,晓风和晓语叫她:“妈”,“妈,回来了”。

“嗯”,徐兰应声蹲下洗手,洗干净站起来,在切肉片的唐启阳向她笑笑:“回来了。”

徐兰笑应:“嗯。”

晓风悄悄看对着笑的父母,这段时间父母感情变好,妈妈很快就怀上弟弟了吧。

徐兰和唐启阳说两句话后回房间,拿出三颗奶糖,手里出现一把小刀,把奶糖切半,收起小刀出房间。

她来到玩游戏的孩子们身边和她们说:“小莲,小梅,来,每人半颗糖。”

听说有糖小孩们都看向徐兰,徐兰给一人发半颗糖后和他们说:“大人都下工了,回家吃饭吧。”

小孩们拿到糖就高兴离开,晓岱看他们拿了糖不和妈妈说谢谢,不高兴和徐兰说:“妈,他们没有谢谢你。”

徐兰问她:“以前你们也不知道讲礼貌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