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节(1 / 3)

加入书签

孩子的积极性不能打击,唐启阳给她们下任务:“行,我们家的猪长不长肉就靠你们打猪草了。”

晓雯高兴说:“养肥吃肉。”

徐兰:“好,快吃饭”,五姐妹的性情开始显现出不同,老大沉稳开始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和主意,老二和老三比较内向,做什么都跟着老大,没有主见,老四最活泼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老五天真,一整天跟在姐姐们后面。

吃过饭徐兰进房间看唐启阳买回来的东西,地上有多两个绑着口的麻袋,她解开一个往里面看,从里面提出一摞海碗外面地上,她数了数是十个,这种大碗吃面条方便。

徐兰再看麻袋里,下面是粮食袋子,打开粮食袋见里面是玉米粒,她掂了掂约有二十斤重,她在麻袋里放出三把两斤装的挂面,重新绑好麻袋口。

她再解开另一个麻袋,把放最上面的弯柴刀拿出来,翻下面的东西,有豆饼,约三斤的白面粉,十来斤土豆,就这些东西。

徐兰重新绑麻袋口提那一摞碗出来放在正在洗碗盆的晓风身边和她说:“这些碗洗洗拿来用。”

晓风看爸买这么多碗,觉得爸花钱大手大脚,但爸刚才说小孩子不要操大人的心,她不敢提出意见,应道:“好,妈,我这就洗。”

徐兰交待晓风后去和唐启阳一起把院子里堆的石头搬到猪圈旁边。

几个孩子也帮忙搬小块的石头过去,徐兰交待她们:“小心点,不要砸到脚。”

晓岱脆生生应:“妈,我和晓雯搬最小块的。”

“嗯。”

徐兰和他们一起搬半个多小时后扛着锄头去上工,她走得快些,快到玉米地时见前面唐启明背着一个麻袋,麻袋里正是玉米种子。

徐兰走快几步到他身后跟着走,用异能覆盖上麻袋里的玉米种子,十秒钟后她把脚步放慢一些,向前走一小段路两人分岔开。

徐兰到上午干活的地方接着继续干,她开小半条沟,秀英小姑娘就来点种。

干到约三点,王秋花小跑过来叫徐兰:“小兰,我家秀莲来和我说猪仔送到大队部了,我去挑猪仔,你去吗?”

徐兰和她说:“秋花嫂子,晓风她爸去挑,我就不去了。”

王秋花急忙说:“那我去了”,去晚了挑的小猪仔不好。

徐兰理解马上和她说:“那你快去。”

怀念

◎知道唐启阳一家要养猪很多人不看好,人都不够吃,拿什么来喂猪?◎

旁边的人听唐启阳一家要养猪不看好他们,粮食人都不够吃拿什么来喂猪?

只喂猪草的猪不长肉,到时候扣去买猪仔的钱到手没两个钱。

辛苦差不多一年挣不到两个钱等于白干,还有养着养着运气不好猪生病死掉,这要亏钱的!

所以整个大队养猪的人家不算多。

在徐兰下方一块地里点种子的一个老太太和徐兰说:“启阳家的,你家养猪有东西喂吗?”

这个老太太是单纯的问没有别的意思,徐兰平平回答:“我后院多种些土豆和红薯。”

老太太说:“你家后院的地太贫,收成肯定差。”

徐兰回:“所以养猪有粪肥。”

老太太想想也有道理,小猪仔前几个月吃得不多,有粪水浇红薯地,红薯藤长茂了喂猪,红薯也能丰收,不过启阳一家还是很难,如果养的猪出问题就更难。

春耕,徐兰没有提前下工回家,等傍晚大家一起下工时她的工分登记是八公分。

旁人看了没意见,主要是大家都看到徐兰现在干活又快又好,挑不出任何毛病。

傍晚气温下降,干一天活的队员们又累又饿又冷,平时喜欢说话的人都不说了,安静地往回赶,到仓库交还农具后分散回家。

天渐暗,徐兰刚踏进自家院子,晓岱和晓雯便朝小跑她过来喊:“妈”,“妈”

两个孩子笑容灿烂,徐兰抽一抽鼻子说:“晚上你们爸又炒肉了,傍晚凉都加衣服了吗?”

现在早晚气温还是比较低,几个孩子体质都不太行,早晚不注意保暖容易感冒。

晓岱高兴说:“都加了,爸在煮面条,妈你去洗手吃饭。”

徐兰应:“好”,三人向厨房走去,厨房里外三个大孩子相继叫妈,徐兰一一回应蹲下洗手。

徐兰洗了手,唐启阳刚好夹起面条,他今早买的大海碗可是用得着了。

五个孩子从小到大,碗里面条从少到多,两个大人更是满满的一碗。

白色面条加入炒好的土豆丁肉沫酱,拌一拌吸入口,是孩子们认知中难得的美味。

徐兰吃下两口面条和唐启阳说:“好吃,酱味道不错,用石板怎么做的?”

比起米饭,她和唐启阳更喜欢吃面食,所以用积分换不少面条。

唐启阳吃下一大口说:“小陶锅里先煮一点水,肉和土豆炒后放进陶锅里煮。”

徐兰挑起面条:“可以啊,你挑的猪仔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