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节(1 / 2)

加入书签

不管怎样,一切重新步入了正轨。

徐纯是在她初三下学期查出癌症的。

她方寸大乱,每天上课都忍不住想七想八,成绩骤降。因其底子好,最后还是勉勉强强考上了市一中。

一中每个年级20个班,按照学生成绩依次往下排,每学期都会按照分数成绩重新分班。

以姜涟漪的中考成绩,她被排到了19班。

开学那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姜涟漪站在19班的队伍里,和整个年级上千人一起,在操场上晒着大太阳,听着台上年段长的发言: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大家进入海晏一中,在此我代表全体老师向大家发出诚挚的祝贺!恭喜大家在中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中历史悠久……”

年段长从建校史,讲到了历年的高考成绩,五十多岁的老头说到兴头上,那叫一个唾沫横飞,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迹象。

姜涟漪伸出一只手挡在额前,垂着眸子,百无聊赖地听着。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前面两个女生挨得很近,小声地吐槽起来:

“热死了,要说到什么时候?”

“真服了,有完没完啊。”

不知过了多久。

年段长终于开始收尾了:“我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两个女生你一句我一句:

“搞笑,他都耽误多久了?”

“终于说完了!我快中暑了。”

姜涟漪抬眸看了眼,前面的女生似乎热到了极致,她已经开始用手给自己扇风了。

姜涟漪盯着自己的脚尖,想着马上解散了,她要先迈出左脚还是右脚?

“现在有请新生代表越淮同学上台发言。”年段长话锋一转。

姜涟漪无语了。

合着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前方的女生没有再继续吐槽,甚至话也没说。

隔壁班的女生却开始躁动起来,拉扯着同伴的衣袖:“你快看!”

姜涟漪有些奇怪,还没有细想,让她魂牵梦绕了两个月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朵: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新生代表越淮,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

声音淡淡地,听不出他觉得有多荣幸,与那日温柔的腔调相差甚远。

不知怎的,她还是一下子听了出来。

像是一把钥匙从天而降,被幸运的路人拾得,开始产生强烈的寻宝念头。

姜涟漪猛地抬头看去,果然是他。

应该是为了上台演讲,他换上了标配的白衬衫,袖口微微卷着,一袭黑色长裤。

姜涟漪偏偏,从其中看出了少年挡不住的肆意张扬。

原来他叫越淮吗?

他的名字可真好听。

是哪个淮呢?

姜涟漪有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欲,她迫切地想要了解他。

不到三分钟,他的演讲结束了。

姜涟漪盯着他,看他大步走下台,看他走进人群里,走到她看不见的地方。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掌握了他的去向。

越淮归队后,封落笑嘻嘻地拍他的肩膀:“兄弟,牛逼!班主任让你说个2000字的演讲。你这不到500字吧。”

越淮懒散道:“我还不想一开学就成为全校公敌。”

“啧啧。什么全校公敌,全校男神还差不多。初中那些女生给你送情书,都送到我这里了……”

这一边。

姜涟漪心情骤晴,前面的女生又开始了叽叽喳喳:

“我靠,他好帅啊。我终于有机会和帅哥在一个学校上学了。”

“不仅帅,他居然还是学霸!新生代表按照惯例是入学第一名。”

姜涟漪看着她们,女生已经完全没有要中暑的样子了,她们神采飞扬的,语气中包含兴奋。

解散后。

姜涟漪意识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1班和19班不在同一栋楼。两栋楼之间隔着几个大篮球场。

这意味着。

她不能通过接热水、上厕所、经过走廊等方式制造偶遇。

15岁的姜涟漪,领悟了《乡愁》的另一层含义:

初恋是一个大大的篮球场。

我在这栋,心上人在那栋……

当天晚自习。

由于是第一天开学,没有作业的烦恼。教室里全是嘈杂的声音,周围的女生恰好在讨论开学典礼上的“惊鸿一瞥。”

姜涟漪没有加入她们的话题,在同学的口中,她知道了越淮的“淮”怎么写,知道了他来自实验初中。

姜涟漪抽出新华字典,根据边旁部首,找到“淮”字,字典把“淮”解释为最清的水,也指水名。

哇,这个名字起得可真好啊。

人如其名。

干净、澄澈。

姜涟漪摩挲着上面的字,她眉眼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