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2 / 3)

加入书签

再说后宫,戚贵妃狠辣果决,用皇后做要挟,趁乱开了几道禁门,在后宫制造各种混乱,分散禁军兵力,后宫宫女太监有一半被她鼓动造反,极盛之时差点从坤宁宫攻破乾坤门闯入乾坤宫。

这期间,戚贵妃当场裹杀了李贵妃,泄了多年的怨恨。

幸在谢钦当机立断,亲自斩了司礼监掌印,控制住后宫权柄,再着人放出太子已伏法的谣言,动了戚贵妃军心,稍稍遣了一千人兵力便彻底拿住了戚贵妃,戚贵妃在得知儿子失败后,不堪承受打入冷宫的屈辱,当众自刎。

皇帝病危,七皇子年幼,整个皇宫几乎在谢钦掌控下。

经过太医救治,皇帝在二十二这一日晨终于醒了,他老人家张口第一句话便是,

“立七皇子为太子,着首辅谢钦,次辅郑玉安,都督府左都督王伯庸辅政。”

“戾太子一党诛九族,决不轻饶。”

皇帝晓得自己时日无多,担心主幼国疑,早早给七皇子定下郑玉安的孙女为太子妃,谢钦与王伯庸是文武之首,且性情强势,若七皇子再娶二人女,难免有外戚势大之嫌,相较之下,郑阁老性情温和,可成为二人当中的缓冲,立他的孙女为太子妃,便可利用他制衡谢钦与王伯庸,也算是老皇帝在临终为七皇子布下的大局。

有三人坐镇朝堂,朝堂很快稳定了局面。

这两日沈瑶都宿在皇宫,不敢给他添乱,安安分分窝在住处歇息,只夜里睡熟时偶然能感觉到有个烙铁般的身子偎着她,知道他在身边,沈瑶心里很踏实。

毕竟是天子御殿,她不敢乱走,只晚边人不多时方带着碧云出来透透气。谢钦遣了一小太监时刻跟着她,腊月二十二这一日夜,月明星稀,沈瑶吃饱肚子和碧云一块来到奉天殿丹樨下面,原来此处有个暗门通往奉天殿地室,平日宫人大多从此地出入。

暗门西侧还搭了一个大理石做的石廊,石廊花缠木绕,别有一番景致,宫人下值时都爱在此处驻留,唠唠嗑,说会儿话,也算是皇城根脚下一隅偷闲之地。

碧云手脚麻溜,来了一日便发现这么一个妙地儿,吃过晚膳拉着沈瑶坐在这里透气。

在殿内待久了,身上火热火热的,吹一下冷冽的寒风,能让人清醒清醒,石廊被花木隔成几截,沈瑶主仆坐在最里一截,小太监躲在树丛暗处尽量不打搅二人,中间空出一截,夜里光线暗,两名宫人相携在最外一截落座时,压根没注意里侧有人。

“要变天了”一个语气沧桑的年老内侍先叹了一声,他身旁还蹲着一小太监,小太监亲自给他捶腿,嗓音含脆,

“变天又如何,”小太监语气带着奉承,“陛下病危,七皇子年幼,这奉天殿内外还不是谢首辅说了算,您老与谢首辅有几分交情,怕是要升任御用监掌印。”

“说来,首辅大人真是有魄力,那司礼监刘掌印说砍就砍。”

老太监脸色一拗,“谁叫那老泼才暗中结了太子,他活该,死的可不冤。”他被司礼监掌印压制多年,如今总算是熬出了头,颇为解气,语锋一转,笑吟吟道,“幸在我及时决断,没被那贵妃娘娘蛊惑,而是给谢首辅递了消息,如今哪,这奉天殿也能有我一席之地。”

小太监在一旁低笑,“哟,干爹,如今哪还有什么贵妃娘娘哪。”

“是是是,是戚氏罪人。”老太监不知想起什么,突然侧眸问小太监,“皇后娘娘如何了?”

小太监笑道,“多亏了宁家七娘子,皇后娘娘捡回一条命,虽是受了惊吓,却无大碍。”

听到这里,沈瑶与碧云相视一眼,均皱了眉。

“这七娘子果真是女中豪杰,”那小太监由衷赞道,“那日清早入宫给皇后娘娘请安,下午申时娘娘见天色不好,干脆着她留宿,戚罪人要挟娘娘时,她伺机而动,关键时刻,救了娘娘一命。”

老太监不以为然,敲了他一记脑门,“你呀,激灵是激灵,见识却短浅了些,那七娘子能耐是能耐,却也算不得女中豪杰,若论巾帼英雄还得是首辅夫人”然后又将沈瑶事迹夸大其词说了一遍,就差没说这是天女下凡。

小太监也意识到自己失言,“是是是,是儿子眼界短浅,首辅夫人方是侠之大者。”

老太监又问,“那宁家七娘子如何了?”

小太监苦笑,“她受了那叛贼一刀,人如今还在坤宁宫躺着呢,活是活过来了,就是去了大半条命。”

“哎”

二人叹了一声不再多言,一会儿风大,手中的暖炉歇了火,小太监搀着老太监离开,沈瑶与碧云终于可从石廊起身,从另外一个方向上了奉天殿的台阶,待进了那厢房,碧云便忍不住吐吐舌,

“那宁英可真是阴魂不散,哪儿都有她。”

沈瑶细细思量整件事,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那宁家有女嫁给戾太子为侧妃,宁家论理是东宫一党,宁英该帮戚贵妃才对,她却替皇后挡刀,得了皇后青睐,而皇后对她也信任到可以留宿的地步,还真是蹊跷。

皇后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