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三十九章:一路向前(1 / 2)

加入书签

“李科长,你一直在若羌么?”

高朗瞧着小李,心里不禁有些好奇。

“我不是这里人,我读大学的时候,念在这儿的历史专业。后来毕业后就留了下来。”李科长捋了捋自己的头发,说道。

“你是考古专业的?”高朗我也感觉更加好奇。

他高考的时候就很想报考考古专业,但鉴于考古专业分数高,且就业面狭窄,所以最后还是对现实做了妥协,选择了前景更好的心理学。

在他的眼里,能选择考古专业的都值得敬佩。毕竟,这个专业既累又枯燥乏味,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算不上考古专业。我读的师范,历史系。毕业后,最多也就能做个历史老师罢了。但我不想做老师,所以后来就去了邻近的星星峡工作。”李科长轻快地说。

很显然,读历史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就业的渠道罢了。

不想做老师,所以就做了“导游”,这样的人生还真是潇洒。

由罗布泊 2号桥拐入哈密方向的省道,再左转,就进入了罗布泊湖心区,这里离楼兰保护站还有有90多公里。

平原地区的90多公里和这里的90多公里,并不是一个概念。

一路上,罗布泊湖底盐壳拱起的地面,就像细密的海浪,平展地铺向远方。

这里的路太硬了,越野车行进在碾压出来的平坦路面上,轮胎磨损的声音清晰可见。

途中,时不时的出现一些碑,它们孤零零的立着,仿佛在对经过的人们讲述着自己的过往。

这些碑当中,有地质专家因公殉职的纪念碑,也有罗布泊的湖心碑,每一座碑都蕴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段路都写满了人们的血泪。

它们突兀地站立着,陪伴人们一路前行。

又往前开了很长时间,他们就远远地看到了一根高高的木杄。那上头,飘着国旗!

“楼兰保护站到了!咱们今晚就住在这里!”李科长一看见那国旗就激动起来。

只看他指着不远处的4间平房,对大家高兴地嚷了起来:“在这里看星星特别美,今天晚上你们可一定要好好的欣赏罗布泊的夜景,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

听了李科长的话,高朗他们却并没有开心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最早也要明天才能到达楼兰王陵了!

保护站的四间平房,简单极了。

那里有三个工作人员,并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设备,一来因为运输成本很高且发电量有限,二来则是为了保护无人区的环境,这里的一切都是从简的。只有设备间里面装有空调,其他的地方都只有电扇。

不过,这里的环境还算整洁。

高朗他们四个住在一间宿舍里,李科长则和保护站的三个工作人员住在另一间宿舍里。

晚上,罗布泊的星空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那璀璨的星河,浓得化不开,像是黑绒布上倒了满满一罐的钻石!

空旷的盐壳地上,天显得特别特别的低,那些星星一颗颗的垂下来,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

偶尔有一两颗流星划过,像古楼兰的信使,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这儿太美了!”高朗坐在窗前,呆呆望着窗外。

六叔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他们爷俩就这样一起,呆呆地看着星空,谁也没有再说话。

仿佛在这样的地方,任何一句言语都是多余,反而玷污了这种神圣的美。

这一刻,他们不属于任何的时代。穿越时空,跳出五行,不属三界,在这广袤神秘的罗布泊腹地,他们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微不足道,宛若蝼蚁……

第二天,保护站小顾陪高朗他们一起前往楼兰古城遗址。

从保护站到楼兰古城还有40公里路程。

开始是在罗布泊的干河床里行驶,偶尔还能见到干枯的水草和芦苇的痕迹。

沿路的车辙沟里,有几处掩埋着钉子板。

小顾一下子就准确地找到埋藏钉子板的地方,下车清理了障碍无。

如果没有小顾,他们的车胎早就被扎烂了。

“这是防止私自开车进入的。”李科长见高朗他们一脸惊诧,便解释说:“再往里都是机密区了,一般人进不去。”

高朗听了这话,不由想起了前一晚在若羌的遭遇,忍不住回头往四周望了望,生怕他们此刻正被人追踪。

然而,这地方蜿蜒的干河道,视野极差,他看了一圈,什么也没看见!

再往前的20多公里,是风蚀地貌区,根本没有路!

越野车在沟壑中缓缓穿行,像是漂浮在波峰浪谷中的一叶小舟,又像是在魔幻迷宫中穿行的小小蚂蚁。

眼前的景象既瑰丽又神奇,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恐惧,只沉沦在眼前这奇景之中。

风从峡谷中穿过,发出呜呜的鬼哭声。高朗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段路不适合晚上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