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十一章:月牙泉(1 / 2)

加入书签

“一会儿吃完饭,我带大家去看表演。”

姚馆长瞧着高朗,笑得很温和。

这种笑,似曾相识。

就和高朗第一次去欧阳老师家里吃饭的时候,他看自己的眼神,一模一样!

“什么表演啊?”高朗不由联想到了泰国的挤香蕉表演,眼中顿时多了一分看不上。

但同时,他又觉得,这姚馆长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应该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人。

要真是那种表演,那他以后,还真是不能直视姚馆长了!

“敦煌千古情。”姚馆长目光灼灼,带着点夸耀地说:“这个表演很精彩,主看台的票,一张就要888!就这价钱,还总是满座,一票难求!”

“这么贵?!”欧阳华一听这话,顿时摇了摇头,说:“黑子,太贵了,你不用这样破费。我这些年一直不来看你,就是怕你这样铺张!”

“这点算什么?你也太见外了!你说说,我们都多少年没见了!你现在就是要我陪你去沙子里淘金,我也肯定会奉陪到底的!”姚馆长在欧阳华面前,依旧保持着当初少年时才有的一份活泼!

“此话当真?”欧阳华闻言挑眉。

“自然当真!”姚黑子也挑眉。

随即,两人便爆发出一阵狂放的笑声。

关于这个敦煌千古情,高朗虽然没看过,但却大概知道这个演出的套路了。

这个千古情,是一个系列,专门在一些有名的景区搭台表演。

他在丽江、西安、杭州、张家界还有开封等很多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看过类似的表演。

这些表演,灯光舞美包括文化的演绎都比较到位,但价格也是真的贵。

就说姚馆长提的这个888的票,还不是最贵的。

在这个票价的上面,还有1288和1688的票,那就是贵宾区,一般人是绝对不舍得花这个价钱的。

其实吧,花这么多钱看演出,可以,但没必要。

虽说文化无价,但这样的定价,完全是景区经济的产物,看了挺好,但不看,也不觉得损失什么!

要是现在是在旅游,有人请他看演出,他一定乐意,但现在……他的心思显然不在上头。

“姚叔叔,这个演出太贵了,我看还是算了吧?”高朗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我吃完饭,想去别的地方转转。”

“别的地方?你想去哪里?”姚馆长一听便问。

“月牙泉。”高朗不假思索,便说:“我听人说,月牙泉的夜色,特别美。”

“小伙子,有眼光!月牙泉可是我们敦煌的三绝之一。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这样的地方的确值得一去。”姚馆长瞧着高朗,赞许地点了点头。

“世人都说,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还请姚叔叔成全!”高朗学着他文绉绉地来了一句。

“哈哈,成全,自然是成全!”姚馆长挺高兴,只说:“这事也是巧,这敦煌千古情,就在这月牙泉边上演!”

“在月牙泉边上演?!”欧阳华一听这话,顿时激动起来。

“是啊,要不然,我能带你们去看这演出?”姚黑子笑着点头。

“那还等什么?走吧!”欧阳华闻言,蹭地站起来,二话不说就要往外走。

姚馆长见了他这模样,也不制止,反而笑得乐呵呵的,直接跟着撂了筷子,招呼众人一起离开了。

过了嘉峪关,西北的景色便与中原地区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天地间,呈现出一种地老天荒般混沌,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土黄色的沙砾,铁锈色的小山。

在这满目的沙砾中,有一些沙漠特有的植物,如芨芨菜、梭梭草、沙棘等等。

它们一蓬蓬,一簇簇,紧紧拥抱在一起,吸附在一小块一小块的沙丘上,灰扑扑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大约,这就叫苍凉。

这些植物是渺小的。它们与沙砾融为一体,在强烈的阳光下,在清冷的月光中,在骤然而起的漫天沙尘里,卑微而又顽强地苟活着。

鸣沙山这里,有骑骆驼的项目。

不仅白天有,晚上也有。

高朗他们从敦煌市中心,驱车五公里,就到了景区。然而这时候时间还早,太阳都还没完全下山,正式天将黑未黑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沙漠,别有一番风情,正如同一位红纱遮面的美人,欲语还羞……

于是姚馆长又特意为大家安排了夜骑骆驼的项目。

于是,他们五六个人,便组成了一个驼队,在深一脚浅一脚在沙漠里,悠闲跋涉,围绕着鸣沙山,禹禹而行。

高朗骑在驼背上,默默仰视着这座以纯沙聚起的沙山,心中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被触动了。

峰峦叠嶂,气势磅礴,这沙山绵亘了三千余年,如今依然!

一脊北亘,如索如削,周围沙垄,盘桓回环。相连相衔之间,有峭如刀刃,气势凛凛;有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