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五章:玉清(1 / 2)

加入书签

老话说得好,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不留余地。

查建勇这一口,下嘴挺狠,直接就咬得大金毛见了血!

“啊——”大金毛被他咬的血淋淋,痛得急叫。

原本的狠劲一瞬殆尽,整个人都慌了,一个劲儿地蹬地,想要挣开,然而却被查建勇钳得死死的,根本挣不脱!

“小样!我咬不死你!臭洋鬼子,你欺负谁!”查建勇并不撒嘴,咬牙切齿地骂个不停。

他的眼睛里简直能喷出火,这可不是寻常的愤恨!

此时此刻,他心里,对洋鬼子的恨与对大金毛的恨,重叠在了一起,突然激发起了他的无限潜能。

打红了眼的他,只觉得大金毛就是当初那些横行霸道,恶事做绝的洋鬼子!!!

六叔只知道查建勇是谁,却不知道他王富贵是什么人!

这一切,还要从当年王富贵告别师门,下山救世说起……

王富贵原本是道门弟子。

他自幼在龙虎山学道,拜在张天师门下,得赐道号玉清。

小道玉清,天资极高,深受师父、师祖的看重,一直将他作为未来掌门的人去栽培。

玉清一心向道,从未辜负过师门的期望。

他不到十八岁,就已经掌握了各种推演术,不论是梅花六爻、紫微斗数,还是四柱八字、奇门遁甲,都已经学得通透,绝对是道门推演之术中的集大成者!

不仅如此,他还练了九阳神功,其功法修为,远超其他同辈,甚至已经走到了师父的前头去!

可以说,他就是师门的骄傲。要是放在古代,假以时日,他绝对会成为武林江湖中的一代大侠!

在龙虎山,甚至有一种说法,说他和张天师一样,都是魁星降世,将来必定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关于这种说法,就连玉清他自己,也很认同。

因此他一心钻研道法,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向着更高的境界去。然而,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却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轨迹。

“玉清,你好好的,要到哪里去?”

当玉清跪在天师殿的祖师像面前时,他的师父长衡子有些无措。

“师父,弟子想下山去。不想再这样装傻充愣地活着了!”玉清一脸凝重,朝着长衡子磕头。

“你在说什么胡话?你将来是要继承为师的衣钵的。师祖也说了,你将来总有一天是要接过住持之位的!”长衡子以为自己的徒儿是魔怔了,脸色很不好看。

“你自幼长在山里,没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想要出去历练也是正常,但你不应该……”

“师父,我不是贪恋外面的世界!”玉清不等长衡子说完,就打断道:“国将不国,山河破碎,我不能再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享受这种隐世的独欢!”

“你……你要下山救世?”长衡子这才明白了徒儿的用意,顿时觉得自己有些浅薄。

“师父,自古忠孝难两全,请恕弟子不孝,从此以后,不能再师父跟前尽孝了!”玉清听师父问,便干脆把心一横,对着长衡子便是三跪九叩,继而便抓起地上的剑,要离开。

“玉清!且慢!”长衡子见弟子如此决绝连忙按住他,不让他起身。

“师父……”玉清见状,不由皱眉。

“你从没有下过山,并不识得人心的险恶。”长衡子瞧着自己跟前这傻徒弟,忧心不已,“你究竟有什么打算?不妨先说给为师听一听。”

“师父,我要去投军。”玉清直接说道。

“投军?如今的人,已经不兴军师那一套了。纵使是苏秦张仪这样的鬼谷高徒,只怕到了如今,也不吃香了!”长衡子知道那时道家的处境,因此愈发忧心。

“从前人常说,道者扶危就难,广济天下苍生。可如今,他们都信了西方那一套,我们早已成了糟粕。世人为了批判而批判,我们的地位,大不如从前了!”长衡子感慨道。

他说的都是实话,时代变迁,道门早已成了迷信的代言词,时常被当做科学的异己,遭受不公与打压!

当初的批判,是那么激烈,那么疯狂,人们游街、打砸,热血沸腾,早已忘了什么是度,什么是过犹不及。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矫枉过正,导致了我们至今,依旧在文化上不自信,总觉得西方的月亮特别圆。每年都有大批的人涌出去,宁肯在外面受尽白眼,也不肯留在故土发光发热做贡献。

这样的人,在外被人看不起,回来后却还要看不起自己人,嘴里说些骂自己人的话,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成了假洋鬼子了!

这种妄自菲薄的根,症结便来自与此!

“师父,不论世人如何毁我谤我,徒儿心志不改。心系苍生,才是大道!”玉清正色说道。

“你当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长衡子长叹一声,说道:“哪怕不受待见,也要下山救世?”

“这是我们道家弟子的职责,每逢动荡,必要下山救世!”玉清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