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四章:传世之宝(1 / 2)

加入书签

此时长春谷中,一派生机勃勃。

云天道人端坐于净悟石上,正闭目打坐。

阳光洒遍他周身,生出腾腾道气,真似仙人一般。

“师父,他已经入梦了。”只看麻子从偏殿走出来,手里还端着一方水月盘。

那浅绿色的盘子圆圆的,里头盛着浅浅的一汪清水。从外面看来,似乎平平无奇,甚至谈不上有多漂亮。

但术法这东西,自然不能只看外表,这水月盘亦是传世之宝,并非凡俗之物!

“是时候了,”云天道长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睁开眼,缓缓说道:“天下万物,皆讲求一个机缘,我在这里等他,度了多少个春秋,看了多少个日月,三十多年了,也该瓜熟蒂落了!”

道长的话,充满玄机,麻子作为高朗的同龄人,自然是听不懂的!

“师父,他究竟是什么人啊?竟值得你为他动用醒神汤?”麻子不解,问:“难道……他不是高朗?”

“他是高朗,可他不只是高朗,他不是一般人,我对他有过承诺,”云天道长放下脚,站了起来,望着远处奔腾的瀑布,许久才说:“接管玄元街8号,守护目神珠,他就是最好的人选!”

“最好的人选?!可我看他是个知识分子,和我们终究不大一样!”麻子觉得这事情过于夸张。

“知识分子怎么了?在古代,学咱们易学的,哪个不是知识分子?”云天道长闻言,转眼望向麻子,问:“东方朔不是知识分子?诸葛孔明不是知识分子?刘伯温不是知识分子?”

“可是……人家学的那什么心理学,那可是西洋玩意儿!”麻子依旧觉得高朗是个唯物思想者!

“哈哈!”他答得小心翼翼,云天道长闻言,却只是哈哈一笑,接着便说:“这世上,最揣摩不透的,就是人心。所谓心理学家,听着很科学很理智,可人心是感|性的,归根结底,这些理论终究还是要回归感|性,若是这样,心理学难道就不存在玄学的部分?”

云天道长这话说得通透。

麻子光是听,就已经被绕晕了。

他的头脑总是相对简单些的,听话和忠诚是他最大的特点。

于是,他将手中的水月盘放在了净悟石上,然后对云天道人说:“师父,那……咱们开始吧?”

“你在这里守着就好。”云天道人闻言,只朝那水月盘上挥了挥衣袖。

结果他一挥,水月盘顿时起了反应,上面由浅变深,出现了一个镜像的画面。

画面中,高朗正穿着军|装,在上海的街头指挥百姓撤退。

那模样,和那些民国剧里的情形毫无差别!

云天道人站在盘子前瞧了一会儿,然后说:“要靠醒神汤唤醒前世的记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十个时辰,我年纪大了,可熬不动!今天立冬,我还要去更新一下公众号,讲一讲立冬的养生知识!”

“十个时辰?!那岂不是要二十个小时?!那……我需要做什么?”麻子听了这话先是一愣,然后只好问。

“你守着便是,若有什么异动,你便来叫我,若是没有,那就不必管他。”云天道人一边说,一边往偏殿走。

“师父,那我能看着盘子里的画面吗?”麻子很谨慎。

“你不看,怎么知道发生了什么?”云天道人笑自己的这个徒弟太过老实,说罢,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麻子见师父走了,这才回过神去看水月盘里的情形。

这时候,水月盘里高朗已经到了上海的下只角。

那地方,当时已经乱了套,静安寺因为是佛寺,因此勉强没有遭到袭击。

所有的难民,都涌到了这个地方,把它变成了临时的避难所。

廖云舟的部|队,这时候就驻扎在静安寺附近。

他见战况愈发惨|烈,便亲自去了寺中,会见当时的方丈一慧大师,想要让大师动员大家一起撤出上海,像金陵方向转移。

“司令,你们走吧,我是这寺中的方丈,自然要与这里的一切共存亡。这些百姓,都是苦难人,你能保护他们转移,实在是功德一件!阿弥陀佛!”一慧大师听了他的话,直接说道。

“大师你真的不走?”廖云舟觉得不可思议。

“我与佛祖同在。”一慧大师双手合十,说道:“你们走吧,尽快带着百姓们离开,如今的形势,恐怕的确撑不了多久了!”

“可你不走,岂不是要死在这个地方?”廖云舟是战场杀伐之人,心里不懂出家人的这些情怀,只是觉得,他这种送死的行为很不值当!

然而,一慧大师依旧坚持,他只是将寺中的藏经阁里的一箱子的经书和一颗佛舍利交到了廖云舟的手上!

“司令,我恐怕没办法继续守护这些镇寺之宝了,还请你将这个皮箱运出去,送到金陵,交给鸡鸣寺的住持了凡大师!”一慧大师此言,有一种临终托孤之感,廖云舟接了东西,也觉得心头一沉!

“大师放心,这些东西,我一定会一个不落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