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九章:来信息了(1 / 2)

加入书签

“你今天很反常啊!怎么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

不知什么时候,六叔坐到了他的旁边。

他穿着件灰色的两用衫,两只手插在兜里,坐在长椅上,显得很悠闲。

“六叔,你说这湖水为什么是黑色的?”高朗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问。

“什么?!”六叔闻言一愣,随即说:“这湖深呗!”

“不对,这又不是千尺寒潭,怎么会有这么深的颜色!”高朗摇了摇头,又突然话锋一转,问:“六叔,你知道老街上从前那个卖古董钟的柳老板么?

“柳老板?”六叔闻言,眉头似乎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但很快,又松开了。

“是啊,你认得么?就是那个人高高的,戴副金丝边眼镜,长得很斯文的。”高朗凭着自己的记忆,尽量对柳叔叔外貌做描述。

虽然十几年未见,但他脑海中对柳叔叔的长相,还是记忆深刻。

这倒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帅气,主要是因为他和柳月,他们父女俩长得有点像,皮肤都是白白的,只是柳月的眼睛比他更大一些。

“你说的是万洋钟表店的柳坤?”六叔果然从来不会让人失望,高朗才描述了个大概,六叔就报出了人名。

“对、对!就是万洋钟表!”高朗一听这话,连忙点头,又问:“六叔你认得柳叔叔?”

“你怎么突然提起他了?”六叔皱眉,似乎有些不悦。

“没什么,我就是走在这街上,突然想起一些故人。”高朗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随口搪塞了一句。

“这人我不熟悉。只记得他好像是江州人。”六叔答了一句,随即望着高朗说道:“一个江州人,好好的,从大城市到咱们这样的小地方来,还拖家带口的,你觉得是为什么?”

“他们是江州人?”高朗觉得意外,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印象中的柳叔叔斯文尔雅,的确有一种江州男人的气质。

“是啊,这街上这么多人,别人我都看得透,可唯独他,我看不透。”六叔点了点头,又说:“他这人,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他那个钟表店,也没见有什么生意,可他却在这地方待了十年,为什么?”

六叔的视角与高朗的视角不同,他的这些话,对高朗来说,简直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柳叔叔很温柔,我经常去他店里玩,他总是在修钟表,不声不响的。有时候我们闯了祸,他也不骂我们,总是好好地说。”高朗想为他辩驳两句,可是却又觉得自己也许真的没有看懂。

“你当初是小孩子,”六叔果然这样说了一句,“咱们街面上的那些街坊四邻,你少和他们打交道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些人,都是成了精的东西!在他们跟前,你绝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可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啊!”流苏这话让他愈发不解。

“有些事,当初是你太小,所以不了解。这些人,看着是一回事,实际上却又是另一回事,实在不值得深交!”六叔又说。

这老头从来没说过这样直接的话,高朗一时有些不适应。

六叔的这种话,就像孩子十几岁时,家长常会劝诫子女的那些话,翻来覆去,就是落到两个字——不准!

他瞧着他,突然想起梦境中那死孩子的事,于是又问:“六叔,你还记得当年黑水沟里溺死的那个死孩子吗?”

“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尽问些这种烂七八糟的事?”这话一出,六叔彻底不悦了。

他瞧着高朗,沉默了有一会儿,才说:“那就是两个打工的小孩子,才十七八岁,玩在一起出了格,闹出了人命来又和家里没法交代,结果就做下这种丧天良的事!这种事情,你去想他干什么?”

“是哪家?他们在哪家打工?我怎么不知道。”高朗皱眉,疑惑这个故事,自己怎么好像完全没听过!

“是茶馆,”六叔答得极快,他瞧着湖面,说:“茶馆里服务员多,而且都是年轻人。”

六叔说的茶馆,是老街上赫赫有名的沁春园。

这茶馆子,自道光年间就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在易县,那是独一份!

这茶馆里还有戏台子,不光有说书的,还有唱戏的,当年是玄元街上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

那馆子原本是私人的,后来合营之后,就属于集体性质了。

这样一个大茶馆,员工的确很多,用的人也比较杂,六叔所说,倒不像是假的!

“不对啊,六叔!按理说,他们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那就应该背着人悄悄处理才对,他们怎么反倒明目张胆的,竟然把孩子就丢在工作地方的河里?这不是傻吗?”高朗想了想,又觉得六叔的说辞有漏洞。

“那两人就在玄元街上给人打工,吃住都在店里,这有什么奇怪的!更何况,能做下这样的事的,本来脑子也不正常!”六叔很武断。

说完,他就着急忙慌地站了起来。

他像是身上扎了一根针,一分钟也不想多待。在椅子边站了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