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暖光(1 / 2)

加入书签

阿慧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着。

六叔一边摇铃,一边仔细观察着她的神色,同时相应地对铜铃晃动的频率作出调整。

阿慧依旧在街市上。

她终于得偿所愿,却一点都没有要走的意思。

“阿慧,爸爸想带你去见一个人。”这是安伟忠说道。

“爸,你要带我见谁?”阿慧沉浸在这虚无的幻境中,一切虚实难辨。

“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安伟忠没有回答,只是告别了黄平安,然后就牵着女儿走了。

他们父女俩离开了集市,往黑暗深处走去。

两旁渐渐不再有店铺,剩下的只是一条荒芜的土路。

路两旁,是黑黑的土山丘。虽然有路灯,可这些路灯却昏暗得根本照不见路。

阿慧走在这样的土路上,说不害怕,是假的!

“爸,咱们究竟要去哪儿?”她不安地问父亲。

黑暗中,她几乎看不清父亲的脸。

“一会儿就到了,一会儿。”父亲答得简单,只一心往前赶路。

“你究竟要带我去哪里?”这时,阿慧突然警觉起来。

“阿慧,不要浪费时间,快!来不及了!”安伟忠见状,只拉了一把女儿,仍旧一心往前冲。

“你要是不说清楚,我是不会跟你去的!”阿慧一把甩开他的手。

大概也只有在父亲面前,她才敢有这样的小脾气、小性子。

又大概,她知道父亲早已死了,所以才对眼前人有所防备。

“阿慧,爸不会害你!你跟我走,马上就到了!”安伟忠仍旧拉着她,心急得很。

就在这时,却听见前头传来了渡船的声音。

安伟忠一听这鸣笛声,便再顾不上和女儿解释,一把抓起她,就一阵风似的来到了一条大江前!

那江水乌黑,两岸寸草不生,只有许多巨大的嶙峋怪石。

这些石头也是黑色的,那上头的棱角像刀尖,锋利得吓人!

一到地方,安伟忠立刻把女儿放了下来,与她选了一块离码头较远的怪石,一起躲了起来!

“爸……”黑色的江上野风肆虐,吹得阿慧睁不开眼。

她心里害怕极了。

只隐约见江面上有一个深黑色的轮廓,小山似的高,看着像是一艘船的模样!

“别出声,大船要靠岸了!”安伟忠捂住女儿的嘴,轻声说:“一会儿这里会有一队人来,你仔细看清楚他们的脸就好!”

阿慧听了这话,更觉得如堕迷雾。

她只能尽力地睁开眼睛,照父亲的话去做。

只看见,那艘隐没在黑暗中的大船一点一点朝他们靠近。它缓缓地驶着,看起来像有万吨重!

不知为什么,阿慧的心中竟生出些许期盼,只想能早些看见这船的真面目!

就在这时,渡口突然亮了起来。

只看见两盏红色的圆灯笼从天上腾空飘来,不偏不倚,刚好落在渡口的两根石柱子上!

紧接着,便是两排的小灯笼飞来。

它们落脚的位置,比那两盏大灯笼低得多,才到人齐腰的高度。

但它是完全悬空的,并不依附于其他任何物体,只这样漂浮在渡口的栈道上,由此形成了一条路!

这场景,神奇得令人咋舌。

然而,阿慧还没来得及惊讶,就看见原本黑漆漆、光秃秃的栈道上,突然出现了一队队隐约的人影!

这些人排着队,两两对齐,静静的,似乎正等待着什么。

“爸!”她忍不住惊叫。

“别出声,上了这艘船,他们就可以离开这里,再世为人了。”安伟忠轻声解释。

他示意要女儿看得仔细些,随即便不再说话。

阿慧听了父亲的解释,更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也不再多问,只认真瞧着他们,努力想看清他们每个人的脸。

然而,也许是因为距离太远,她看过去,他们的脸都是朦胧的,像戴着面纱,看不清五官。

可看着看着,她却突然发现,那一行人中,有一个长发女人,格外眼熟。虽然她此刻未穿红衣,但阿慧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是她!”她的心口一下子抽紧了!

栈道上的红光暖暖的,给渡口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那女人站在那里,面目不再可憎。

“她要走了,她在这里的时间已经待满了。”安伟忠像是知道女儿已经看见了,适时地说了一句。

这时候,船已经靠岸了。

只看见船头的甲板上出现了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婆婆,她手里拿着一份名册,开始对着人群一个一个的喊名字。

每喊到一个名字,甲板上就会多出一个人来。

于是,栈道上的人越来越少了。

很快,那个女人也上了甲板。

待名册读罢,大船上的汽笛便再次响起。紧接着,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