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平顶寨(1 / 2)

加入书签

黑暗充斥了金奶奶的屋子。

六叔面对着这一屋子的死气,心中大叫不好,连忙撇下众人,第一个冲去开窗。

小郑见了,也忙跟着去拉灯绳。只有高朗背着倪曼退在屋外等候。

三十秒之后,屋子里亮堂了起来,虽然气味还没有消散,但至少明亮了不少。

“金奶奶?金奶奶?”六叔在客厅朝里屋喊了两嗓子,但完全没有听到回音。

这叫他心里更觉得担忧。

屋子里空荡荡的,桌椅板凳上,都蒙了一层不薄的灰。很明显,这里已经有日子没人住了!

“金奶奶她会不会……”小郑走到六叔跟前,问。

“不会的!”六叔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说:“走!我们到里屋去瞧一瞧!”

里屋的门虚掩着。

里头也是一片昏黑。

六叔的心跳有些快,他在心里默默祈求上苍,希望开门后,一切都好。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当他们推开门的一瞬间,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成群的耗子在上头爬行,恶臭的气味让人作呕。

很显然,这就是屋子里腐臭味的来源!

眼前的场景实在是太恶心了,六叔这种见多识广的老江湖,都有点扛不住!

“大、大黄?!”小郑看着地上的尸体,不由惊呼。

大黄是一条狗,是金奶奶养在身边的中华田园犬。

她养这条狗,已经八个 年头了。平常哪怕是自己饿着,也绝不会少这狗一口吃的。可以说,不论到什么时候,金奶奶也绝不可能丢下它不管,除非……

六叔一想到这里,连忙冲进去,跨过大黄和鼠群,直奔床前去了。

“小郑,你快开窗!”他一边跑,一边对着小郑下了命令。

小郑闻言,也不再发愣,连忙憋着气跑去开窗。

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然而,他们这一通忙之后,却松了一大口气——金奶奶并不在屋里!

金奶奶九十多岁了,腿脚又不方便,她一个孤老婆子,会跑到哪里去呢?

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六叔的心里越发慌乱。

脚跟前大黄的尸体让他几乎不敢去想,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现在怎么办?”小郑的心情和他一样。

“莫慌,咱们先到旁边的王二婆婆家看看。说不定她们在一起呢?”六叔说道。

他口中的王二婆婆七十多岁,是个留守老人。

子女全在城里打工,老头前两年脑溢血走了,家里就剩下她一个。

她与金奶奶家住得特别近,走路不到五分钟就能到,平常她每天,至少要来看金奶奶两回,一回是早上,一回是傍晚。

六叔想着,兴许是金奶奶年纪大了,王二婆婆不放心她,就将她接过去一起住,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他和小郑两个就带着高朗他们,一起又去了王二婆婆家。

王二婆婆家的房子,是整个寨子里修得最好的。

二层小楼,外墙上还贴了瓷砖。

这是因为他儿子特别有出息。小伙子长得帅,又能干,打工打成了厂长,把人家老板的女儿给娶了。现在帮着老丈人管理家业,也算是翻了身,有钱了!

这也叫王二婆婆平常在村里人面前说话特别硬气。毕竟,母以子贵嘛!

四个人到了王二婆婆的家门口,这才发现王二婆婆家也是大门紧闭,一副早已人去楼空的样子。

这更叫六叔觉得心惊!

要知道,再往前头的人家,就离他们远了,走过去都要十分钟以上,依靠他们照顾金奶奶,那是不可能的!

“朗哥儿,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和小郑再往前走走!”六叔见状,立刻决定在往前去。

今天一到村子里,他就觉得总有哪里怪怪的,似乎不太正常。可却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如今看这一家两家的都没人,他才终于意识到,这里缺的,是——人气儿!

撇下高朗他们之后,小郑一离开王二婆婆家,就拉着六叔嘀咕起来。

“刘叔,这不对劲啊!咱们从前来这么多次,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雾啊!”小郑说道。

“别多想了,我们先往前头去,再看看邓大伯他们老夫妻俩在不在家。”六叔此刻也不愿多谈,只是一个劲儿地赶路。

小郑见他这样,连忙上前一把拉住他,正色说道:“叔,这事儿不对,打从撞死那黑猫开始,就一路都不对!”

“你想说什么?”六叔停下来,问他。

“我是……我是觉得,这狗好好的,怎么就死在屋子里了?金奶奶要是没事,能不管它?它一只狗,又没人拿绳子拴着,跑出去,怎么的也不至于饿死啊!”小郑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现在猜得再多,那也只是瞎想。咱们先去邓大伯家瞧一瞧,不比什么都强?”六叔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