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河清孤儿(1 / 2)

加入书签

汉时,武帝攻匈奴,设西域都护,秩比二千石。

从此,西域都护保一方平安,守境安土,牵制各方势力,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两汉数百年,光见于史册的都护,就有几十人。

他们,都是守护边疆的英雄!

高朗平常除了专业书籍之外,最爱的就是那些历史书。

白话的、文言的,到他这里,照单全收。

可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史类发烧友了!

此时竟能站在西域都护府门前,有如穿越了一般,他简直激动得想哭。

谁能想到,自己竟真能有机会一睹这地方的真容?莫说是住里头了,就是这样在外头看上一眼,都能叫他激动得要命!

“怎么了?”六叔看他蒙着红布眼罩,一个人在那里激动地情难自已,还以为他遇到了什么危险。

“是官衙,这是官衙!”高朗胡乱抓着他的胳膊嚷道。

“好、好,你走进去,去正厅瞧瞧。”六叔松了一口气,说。

高朗闻言,立刻朝里走去。

这都护府不是一般的衙门,高朗一走进去,就发现里面宏伟气派。

正厅大堂前的空地上,有两排平房,从左到右,门前挂的牌子上分别写着“文案”、“缉捕”、“录籍”等字样。

这很明显就是都护办事机构的办公室。

高朗站在窗口往里看,每间屋子里头都是黑洞洞的,也看不清里头有什么。

这么多的屋子,只有最靠里的一间似乎还亮着灯。

高朗一看见那火光,就径直走了过去。

那间屋子里,全是柜子,一大排一大排的红木柜子。每个柜子上都写着编号。

甲戌、戊午、庚子……全都是按照年份排列的序号。

高朗在窗口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推门走了进去!

他走到一个半开着的抽屉面前停了下来。那抽屉里,全都是一个个用牛皮纸封起来的袋子。

这叫高朗觉得好奇,于是,他伸手把排在第一个的袋子取了出来。

这些袋子并没有封死,他很轻易地就将它打开了!

里面是两张公文纸,上头是蝇头小楷,写得密密麻麻的。高朗见有字,就耐着性子细细地读了起来。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邦人。宗忠厚爱民,好大节,矜功名。元帝时以杜陵县令迁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

高朗读了几句,就发现这是个叫段会宗的人的传记。

“看来这里是档案馆啊!”高朗心想。

于是,他将这个袋子放了回去,又从中间重新取了一个袋子出来,打开后读了起来。

这一次,仍旧是两张纸,仍旧是蝇头小楷,可上头的内容却换了朝代。

“李玄通,雍州蓝田人,侍隋为鹰扬郎将。义兵入关,率所部归唐,累除定州总管。刘黑闼反叛,无德四年十一月,城破被俘……”

高朗读了一会儿,发现这个李玄通自己是知道的,那人在隋末唐初颇具名气,起初是隋将,后来投奔了李唐,刘黑闼兵乱的时候,他拼死抵抗,誓死不屈,最后是自己切腹死的,绝对算得上是个忠孝节义的大丈夫!

看完李玄通的档案,高朗又忍不住从里面抽了一份来。

他想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不料这一回,里头所记的人和事,却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那上头,用小楷黑白分明地写着:“高朗,河清孤儿。少聪慧,六岁入学堂……”

“孤儿?!”眼前的这两个字像两把刀,直扎高朗的眼!

怎么会是孤儿?!

他有母亲,有外婆,有玄元街8号,他怎么可能是孤儿?!

“假的!这一定是假的!”他想了又想,将自己从小到大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都回忆了一遍。他敢拿自己的脑袋赌咒发誓,自己绝不可能是孤儿!

“骗子!什么元辰宫!根本就是假的!是骗人的!”他愤怒起来,突然站起身,一把扯掉了自己眼睛上的布条,瞬间回到了现实世界!

“你怎么了?”六叔见他突然满脸怒色,不由有些吃惊。

“六叔,这一点也不好玩!”高朗的脸色很难看。

他咬牙切齿,虽然仍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可实际上,他已经完全绷不住了!

“你、你怎么才看了一半就回来了?你究竟看到什么了?”六叔不解。

“没什么!”高朗并不想说自己看到的东西,他现在只觉得心口压抑得难受,一句话也不想讲。

“朗哥儿,你这样贸然睁眼很不好,搞不好要丢魂的!你坐下来,我给你定一定魂!”六叔有些担忧地看着他。

“不好意思,六叔,小曼还一个人在楼下,我想下去看看她。”高朗并没有继续理睬他的建议,而是生硬地找了个借口,径自下楼去了。

六叔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的忧色更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