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节(1 / 3)

加入书签

三太太和四太太已经到了,周敏生下一个女儿,如今出了月子,正在后面小三厅操持家务。

谢云初忙给两位太太请安,又道,“我去给敏儿帮忙。”

三太太和四太太一齐将她拉住。

三太太笑意融融,“别去了,雅丫头和琴丫头回来了,都在后头忙着呢,说是今日无论如何叫你歇着,大家伙都来给你祝寿。”

谢云初脸一热,“这怎么好意思。”

四太太拉着她往自个儿身边坐,“叫你歇着就歇着。”林嬷嬷生怕四太太伤着谢云初,忙得上前虚扶了一把。

三太太心细,瞧她们主仆神色不太对,问道,“这是怎么了?”

谢云初面露羞色,“今日晨起大夫把出喜脉。”

“哟…”

三太太和四太太纷纷露出欣喜。

“好事成双呢。”

四太太笑着道,“珝哥儿性子太沉稳了,你再生个闹腾了的小子来。”

三太太瞪四太太,“按我说,还是生个姑娘好,小女儿贴心。”

四太太立即酸她,“哟,你家女儿贴心吗?”

这话戳了三太太软肋,她捂着脸哭笑不得,“还真被你捡着漏洞了。”

王书琴现在已经是书院的掌教,替谢云初打点书院庶务,事业红红火火,彻底没了嫁人的心思。

三太太现在已经不抱希望,“由着她去吧,一辈子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她开心便好。”

谢云初由衷羡慕王书琴有这样开明的母亲。

四太太又想起自家那榆木疙瘩儿子,头疼得不是零星半点,

“本已说好一门亲,长公主殿下这一去世,他得守丧,又得拖一年,人家姑娘暗地里不知多埋怨呢。”

谢云初劝道,“好事多磨。”

不一会,客人陆陆续续进门。

最先进门的是王书仪和丈夫杨宽,都是一家人,四太太和三太太虽然戴孝,却也没避着。

看着王书仪牵着两个孩子,都露出怜爱的笑容,纷纷把孩子接过去嘘寒问暖,

王书仪来到谢云初跟前坐定,递给她一个包袱,“这是我给嫂嫂做的一件褙子,回头嫂嫂试一试,若有不合适的跟我说,我给你改。”

谢云初对着王书仪这份心意,颇有压力,接过来递给夏安,“你如今家务繁忙,还有两个孩子要管,哪有功夫做针线,以后万不可如此。”

这话说得王书仪眼眶泛红,父母已回老家,另外两位哥哥嫂嫂也已离京,她唯一的至亲就剩下王书淮和谢云初了,她掖了掖眼角,“好歹是我的心意,嫂嫂愿意收下便是我的造化。”

皇后出事后,母家勋阳侯府颇受牵连,爵位被夺,老侯爷被贬回乡,其余庶子小妾均七零八落,唯独王书仪与丈夫杨宽,因王书淮之故,被保了下来,王书仪经历风风雨雨,已多了几分稳重和干练。

谢云初见她如此动容,劝道,“人少了,家里清净,一家四口过踏实日子,未尝不好。”

王书仪露出笑容,“我正是这么想的,虽说少了几分风光,可如今耳根清净,我反倒自在了。”

大太太守孝不便露面,遣苗氏带着孩子并段书颖回来贺寿。

王怡宁,沈颐,江梵和萧幼然也都过来了。

明夫人前几日着了风寒,谢云初特意过去探望,不许她出门。

就是几位手帕交和家里亲眷,热闹又自在。

“对了,外头正厅是谁在宴客?”谢云初想起王书淮上朝去了,三老爷和四老爷守丧,外头只有五爷王书煦。

沈颐笑道,“还能是谁?自然是你们家堂堂首辅大人亲自宴客。”

谢云初露出讶异,心中也一乐,“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书仪道,“我跟夫君到时,哥哥便在了,想必巳时初刻就回了府。”

谢云初笑,心想也不吱一声。

王书淮与高詹等人在外间凑了一桌酒。

女眷们这边摆了四五席。

孩子们凑了一桌,

就连府上有头有脸的妈妈嬷嬷们都被请上了桌,共十来桌。

席间珂姐儿很有主人风范,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准备了不少零嘴,饭菜还没上桌,她便把各人的零嘴给摆好了,小家伙们瞧见了零嘴,哪还愿意用膳,正宴还没开,肚子都给填饱了。惹得夫人们忍俊不住。

宴后,大家坐在琉璃厅谈天说地,四太太催王怡宁与高詹成婚,王怡宁却是不肯,

“我现在好好的,成什么婚,就这样吧。”

四太太道,“你个傻丫头,那高詹如今炙手可热,可得防着有人惦记了去。”

“若他被惦记走,表明对我的情意不过尔尔,我又何必在意?”

四太太劝不动她,又聊起了王家几位姑娘的夫家,与三太太道,

“过去我母亲常说,女子嫁人如投胎,投的好,一生的安稳日子也有了。”

苗氏想起被贬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