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节(1 / 3)

加入书签

正殿高阔,可容纳不少人,一些未曾及时离去的香客与寻常官眷围坐在佛像左右,朝中重臣女眷则避去里面的偏殿。

夫人们由管事的领着有序落座,一抬眼,个个都是熟悉的面孔,人人形容狼狈,疲惫不堪,相视一眼均苦笑不已。

郑阁老家的太太挨着四太太和明夫人坐在一处,谢云初则与书院里几位手帕交挨在一起。殿内交头接耳大多在议论今日的变故。

四太太唠了一会儿磕,环视一周不见儿子,登时语气发紧,

“业儿呢。”

这时守在门口的婆子探头进来回道,“六爷打听消息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不一会,王书业从殿外折了进来,大家纷纷望着他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王书业脸色沉重,“信王从前线悄悄杀回京城,意图谋反。”

官眷们顿时哗然。

“怎么可能?京城的禁卫军呢?”

“信王能顺利进城,自然是有内应。”

“内应是谁?”

王书业摇摇头。

众人脸上露出惶恐。

“那他抓我们作甚?抓了我们这些妇孺,便能赢了吗?”

这时谢云初苦笑道,“只要控制住咱们官眷,便可给朝臣形成威慑,逼迫咱们家里那些官老爷们俯首。”

“原来如此。”

“这么说,信王应当不会杀咱们?”只要能保住性命,心里的惶恐便能淡去一些。

若信王赢了,自然会欢欢喜喜将女眷送回府,并予以宽慰,若是输了,就不好说。

谢云初对信王的印象是,坚强刚硬,颇有城府,少时有一乞丐见她貌美欲调戏,被信王折断了一只手,想来他心狠手辣,万一事败,拿女眷泄愤也不是不可能,为了安抚大家,谢云初还是道,“应当不会杀人。”

大家果然松了一口气。

有人携儿带女,有些孤零零一人,免不了牵肠挂肚。

江梵最先红了眼,“我家里那两个小的怎么办?也不知道他们如何了?”

谢云初自然也挂念孩子,却庆幸没有带他们出门,家里守卫森严,还有国公爷与三太太坐镇,当无大碍。

王怡宁来之前将两个孩子送去王府,对着孩子倒是放心,“信王若真想登基,必定秋毫无犯,府邸反而比咱们这儿安全,看得出来今日这赏花宴也是一场预谋。”

回想姚家刚出事那会儿,信王尚在寺院宽慰她,如今时局一变,竟也刀戈相向,王怡宁心里唏嘘不已,“也不知道母亲如何了?”

沈颐接过话,“方才我家护卫悄悄去一趟山下,听那流民的口吻,殿下仿佛已经回城了。”

王怡宁长吁一口气。

王书仪与王书雅坐在一块,环视一周不见王书琴,便问王书雅道,

“二姐呢?”

王书雅丧气地回道,“申时有三名女学生不舒服,二姐带着人回了城。”

王书仪颇有几分羡慕,“二姐运气好,不像咱们被困在这里。”

王书雅却摇摇头,“谁知道呢,万一城内也乱着呢,希望二姐能顺利回到王府。”

殿内嗡嗡声不断,谢云初却沉默不语,忧心忡忡,今日发生的事与前世大相径庭,既如此,那王书淮还能赢到最后吗?

折腾了一日半夜,大家都累了,吩咐仆从去斋堂弄些吃食来。

勉强裹了腹,听得山底下杀声越烈,似有人在喊,

“不好,流民从西角门攻进来了,”

“快,快来些家丁去堵西角门!”

殿内众人顿时方寸大乱,有孩子哭哭啼啼,也有胆小的姑娘抽抽搭搭。

“万一流民杀上来怎么办?”

“会不会杀伤抢掠?”

“咱们想法子逃出去吧?”

“呜呜呜…”

外头大殿哭声此起彼伏,渐渐汇成一片。

里头偏殿虽无人哭,气氛却也格外凝重。

萧幼然见大家闷闷不吭声,忽然开着玩笑,

“我在想,若是我死在这里,我家那位怕是得欢欣鼓舞,等着立即挑个温柔可人的续弦呢。”

江梵瞪她,“瞧你说的丧气话,朱世子不是这样的人,指不定这会儿听说咱们被困,想法子来营救呢。”

信王造反,城门紧闭,谁也出不来。

江梵不过是安慰人罢了。

沈颐想起自家那高大伟岸的男人,颇有些心酸,

“说到我家那闷葫芦,若是我真死了,还不知道他会怎样,平日一声不吭,夜里却又缠人,我有时不知他心里有没有我。”

江梵又转头过来安慰她,“你就别胡说了,性子内敛的男人反而越发重情重义,譬如你家的李将军与云初家的王尚书,皆是如此。”

谢云初听到这里,唇角溢出一丝极轻的苦笑。

前世王书淮可是早早续了弦呢。

这时窗外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